第06版:驿站

镜头下的全家福

李育蒙

作为一名媒体人,每年过年回老家,我都喜欢用镜头记录点什么。这些年来,每一次按下快门,都感觉是一种遇见。在这些“遇见”里,故土的一草一木,故土的风土人情,都成为镜头下最珍藏的记忆。当然,拍摄了那么多的故土元素,于我而言,最得意之作还是镜头下的全家福。

工作之后,我就有每年回家拍摄全家福的想法。那些定格的照片,如果单独来看,或许看不出多大变化。从普通黑白照到高清彩色照,再到现在经过剪辑技术精修的照片,从拍摄的照片质量来看,已经是极大的进步。当这些照片串联在一起,一张一张掠过的时候,时光便有了纵横,岁月便有了层次。父母渐白的头发,孩子蹿长的个头,那些全家福里呈现的背景,无不都在诉说:“时间都去哪儿了?!”

时间都去哪儿了?这其实是我们一直要面对却又不愿意面对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在外把自己当成“晒”客去“晒”各种生活,有意无意间总会错过那些全家福背后所发生的故事。为什么每一年都会有变化?为什么背景又不一样了?看似我们在异地追求的生活,代价又何尝不是故土生活的缺失呢?

偶尔会翻翻镜头下的那些全家福。猛然间会发现,自己能找出和朋友以及同事一大堆的合照,却唯独只在年末的全家福里和父母同框。这也是为什么我坚持过年回家一定要拍全家福的原因。

当然,镜头下那些看似平淡的全家福,背后却可能有着独特的记忆。比如说今年,作为脱贫攻坚目标实现后的第一个春节,老家处处彰显着小康话丰年的景象,我们家也即将迎来搬迁。今年的全家福注定有特别的含义。这或许是我们家最后一次在老房子里过年。于是,我提议全家一起在老房子前拍张全家福,家人们都欣然应允。镜头定格的瞬间,我突然觉得无比的温暖。还能有这样一张照片,为曾经给我遮风挡雨的老屋留下最珍贵的影像记忆。每次回老家,老家都在车轱辘下匆匆而过,因为有全家福,在匆匆而过中也让有些记忆成为永恒。

说到要在老屋前拍全家福,父母孩子都很高兴。很少化妆的母亲还化了淡妆,父亲也穿起了西服皮鞋,孩子换上了喜庆的花衣服,仿佛这一次拍摄全家福,特别要有仪式感。在老房子堂屋门后,我摆好椅子,父母坐在中间抱着孩子,我和妻子,姐姐和姐夫则分别站在母亲和父亲后面。调好相机后,我飞快跑到母亲后面,示意大家笑一笑,“咔嚓”一声,相机自动拍摄,也将全家幸福的笑容定格。

照片很快在电脑上拷贝出来,父母特意向我强调,要我帮他们修一修图,尽量显得年轻点。我略感意外。这个要求,父母以前从来没提过。但我更觉得是种幸运,父母说“修图”,恰恰说明他们虽然生活在农村,但是没有被这个时代落下。精修的照片洗出来后,父母特别满意。全家福里,灿烂的笑容和充满现代感的修饰,更让老屋显得厚重。

母亲说,要把照片放在身边,想我们时就拿出来看看。其实我知道,有时候就是这一张张全家福能给老去的父母带来温暖的回忆。我更相信,那一张张由不同岁月构成的全家福,不仅是家庭记忆的变迁,更是这个伟大时代的变迁折射到小小家庭幸福的见证。

2022-02-09 李育蒙 1 1 济源日报 c_78922.html 1 镜头下的全家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