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区改造提升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是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要更细致地关注老百姓的吃住行。”
“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资源,着力打造出几条精品特色街区,济水街道需要尽快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
会场内,参会人员踊跃发言。
会场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熠熠生辉,下面是“有事好商量”几个大字。
这里是济水街道的“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
一支由政协委员、企业代表、街道干部、社区干部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等共同组建的协商议事团,正就“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助推老城区经济复兴”深入协商。
“大家提出的问题都是我们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对加快推进老城区有机更新很有帮助。”济水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协工作联络人吴耀华,抱着真诚坦诚的态度,认真记录了大家的意见建议,并就部分问题当场作出回应。
近3个小时的面对面谈话,既让部门、街道相关负责人听到了委员和企业代表的呼声建议,也让与会者增进了对部门、街道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真正做到了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
“这个会开得真好!能让老百姓在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提意见,解决大家实实在在关心的事。”企业代表冯小宝说,希望今后多召开这样的协商议事会。
这是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工作在济源全面推进的一个缩影。
2021年,济源市政协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重要指示精神,把协商平台延伸到群众身边,在16个镇(街道)建成“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更好地让政协贴近群众,让群众走进政协,真正做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
“协商议事室为政协委员打开一扇‘融入基层、融入群众、融入人心’的履职之门,成为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委员履职新平台,‘会协商’越来越成为新时代政协委员必备技能。”政协委员赵耕明说。
如今,走进“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和基层干部群众促膝交谈,了解民情民意,共商民生议题,已成为济源广大政协委员的“必修课”。
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议题的成果要惠及群众。而商什么、议什么,是协商议事的“前奏曲”。
“群众是出题人,政协是答卷人,协商议题来自基层、来自群众,真心实意帮群众解难,用实实在在的协商成效获得群众信任、赢得群众点赞。”市政协委员联络委主任苗秋闹高度重视协商议题的遴选。
苗秋闹说,基层协商具有灵活简便的特点,议题宜小不宜大,宜实不宜虚,只有紧紧围绕辖区发展要事、民生实事、治理难事开展协商,才能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