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李霄鹏出任国足主帅,很多媒体人感到惊讶。因为,目前国家队主帅的位置用“火山口”形容也不为过。
12强赛还有4场比赛没打,国足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出线的希望。但这4场比赛绝不是随便打打就能过去的,尤其是春节前后要对阵日本队及越南队,对前者不是不能输,但不能输得丢人;对后者则绝对不能输,平了恐怕有些麻烦,除非有各方认可的比赛过程。
李霄鹏将面临多重困难,归化球员的问题是其中之一。阿兰、艾克森先后离开中国,洛国富和蒋光太也可能缺席中超联赛第二阶段的比赛。即便他们能够到日本和国足会合,状态如何等同于开盲盒。当然,国足应该努力促使部分归化球员在国足集训之初归队,这样还有一些可控性。
此外,国脚们从今年3月份开始无休,甚至没怎么回过家。这无异于一枚“定时炸弹”。第二阶段密集的中超赛程可能会让国脚们再次陷入身心俱疲的状态之中。
更重要的是,新帅上任,国脚们需要时间了解他的执教风格和思路。但是,国足现在最缺乏的恰恰是时间。国足未来的隔离问题、主场问题等,仍旧存在。
在为李霄鹏的勇气点赞之余,有很多媒体人及球迷对李霄鹏的执教前景并不看好。
即便我们可以确认,选帅组选择李霄鹏接手并不是将其视为过渡教练,但仍有不少人认为李霄鹏可能会沦为过渡教练。就中国足球目前的整体情况而言,很多人认为,不管是外籍教练还是本土教练,不管是大牌教练还是小牌教练,都很难从实质上改变国足的命运。
里皮执教国足的经历,接近成功又终归失败,证明了中国足球的问题绝不是靠教练员就能解决的。
国足必须有人带,必须有人站出来承担这个责任。
残酷的执教之路开启,李霄鹏能否从中杀出一条血路,未来会给我们一个答案。
作为本土教练的代表人物、作为2018赛季和2019赛季连续两次获得中超最佳教练的李霄鹏,未来一旦执教成绩不佳,很可能也会遭遇口诛笔伐。李霄鹏有责任、有义务站出来,用自身的努力,尽可能给本土教练拓展一些空间。所谓荣誉加身,责任加深。
其实,此次选帅直接考虑本土教练而没有考虑外籍教练,意味着这两年中国足球决策层坚持的倡导、选拔、重用本土教练的思路没有改变。因为从一个大的层面来讲,中国足球的发展要靠整个中国本土教练团队水平的提升。
只有不断净化联赛环境、发展联赛,在联赛中给本土教练更多的机会,未来选择本土教练的空间才会更大。只有联赛和青训健康发展,球迷们才不会哀叹:“中国足球主帅,换谁都一样。”
来源:《足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