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与婚姻,向来都是经久不衰的话题。作为从爱情长跑到婚姻殿堂的一道重要“关卡”,婚礼自然而然被许多人赋予了重要意义。但近年来也有人发现,身边人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婚礼这个问题上不再热衷于“大操大办”,而是选择简办甚至不办。今天让我们来聊聊这件事。
对不少人来说,婚礼是情定一生的仪式,再怎么“折腾”也不为过。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热闹喜庆的欢笑声,觥筹交错的交谈声……嘈杂喧闹中,分享的是幸福的滋味;繁文缛节里,绽放的是甜蜜的笑容。婚礼酒店一桌难求怎么办?那就提前一年抢订。婚礼开销超出预算怎么整?不能省的就不省。婚礼流程千差万别怎么行?那就按照最吉利、最讲究的来办。这个见证爱情升级的神圣时刻,往往也是一趟考验彼此的“煎熬之旅”。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新人夫妇仪式感拉满,亲朋好友认同感爆棚,婚庆商家的获得感自不必说。
只不过,对一些“假笑女孩”“赔笑男孩”来说,显然没有乐在其中。网上流传过一张“结婚最全流程图”,从订婚到婚礼筹备再到婚宴足足有9页之多。除了事无巨细的计划,婚礼前后总要处理一些想得到和想不到的问题。可能一生只会穿一次的婚礼礼服,买还是不买?久未谋面的同学朋友已经生疏,请还是不请?千篇一律的场面话、客套话,说还是不说?一桩桩、一件件让人头大的事情,消磨着年轻人对婚礼的热心和耐心。面对举办婚礼的种种纷扰,难怪有人心生嘀咕:“婚是给自己结的,还是给别人办的?”
当“嫌麻烦”成了不少年轻人对待婚礼的真实心态,那么“简办”或是“不办”就是顺理成章的理想选项。有人结伴旅行,在无言的山河里让感情一点点升温;有人邀者寥寥,只想让最亲近的人分享最幸福的时光;有人看重内在,真实的生活胜过一切虚无缥缈的过程……更多元、更个性、更简单的结婚方式,同样也能结出爱情的果实。“生活没有什么固定姿态,按自己最舒服的方式过就好”,这份内心的坦然与平和,让更多人能够以自己心仪的方式去表达爱情、升华爱情、铭记爱情。
其实,真金不怕火炼,真爱无惧细节。办不办婚礼,是涉及感情观、金钱观、生活观的一种综合考量,也是牵扯时间、精力、能力的一种现实选择,与有没有爱情、是不是真爱没什么必然联系。正如有人说:“不是不想办婚礼,而是不想办一个没有意义的婚礼。”张灯结彩、人声鼎沸也好,删繁就简、干脆利索也罢,决定婚姻质量的关键并不在这一时半会儿,而在于更长久的陪伴、更稳固的纽带、更努力的耕耘。毕竟,只要有心,生活处处都是发现爱、培育爱的空间,人生时时都可以成为建立仪式感、提升亲密感的舞台。
当然,不能简单以爱情的名义,忽视“年轻人不愿意办婚礼”背后的真问题。当生活的重担压垮感情的天平,当工作的忙碌挤占二人的世界,当未来的顾虑磨平现实的棱角……渴望婚姻又畏惧婚姻,成了不少都市男女的难言之隐。从更新婚假政策到提倡移风易俗,从消除职场歧视到拓宽发展渠道,让年轻人不仅拥有向往爱情的意愿,也具备兑现爱情的能力,这恐怕才是最需要思考、最亟待解决的命题。
网友热议
段贵颖:言之有理,和我的想法一模一样,不是不想办婚礼,谁不想要一个盛大的婚礼,但是婚礼有太多要操心的事,还不如简简单单请亲戚朋友吃个饭,当成结婚的见证就好。
名侦探柯北:在领证的日子看到这篇文章,真的很温暖。我觉得感情需要培养和经营,仪式感一定要有。当然,内心要真,无所谓形式,重要的是白头到老。最后祝自己和妻子新婚快乐。
明:说到我心里去了。我结婚的时候就不想办,但过不了父母那一关。现在的婚礼真的就像赶场子,劳民伤财啊。
一定会上岸梦中情校:是的,我陪着好朋友度过了出嫁的前夜,也见证了她的婚礼,决定自己以后简办婚礼,最重要的是让自己爱的人来见证这份喜悦和幸福。
玻璃瓮:感觉我哥哥结婚时候那些繁文缛节就是给别人看的,浪费时间也浪费力气,倒不如按照自己的心意来。
樱桃:我希望有个婚礼。在我看来举办婚礼虽然真的很麻烦,但这样的仪式感还是需要的。也许我并不会将婚礼办得多么盛大,也不会请那么多人来参加。家人朋友坐在一起吃饭的机会有很多,可婚礼一定会成为我们最难忘的回忆。这是仪式感,这也是见证。
朱:其实,结婚时把最亲的人和最好的朋友叫到一起吃个饭见证一下就足够了。举办大型婚礼,耗费的精力是难以想象的。更有甚者,互相比谁的排场大,比谁的婚礼布置豪华,其实很多都是不必要的浪费。
红:办婚礼确实累,无论是我们夫妻俩还是双方父母,都瘦了好几斤。简办真的不错,省下来的钱可以去度蜜月。但是送出去的礼金怎么办呢?需要考虑的问题太多。
琳远夏:我明年10月3日举办婚礼,本意是婚期选在国庆假期,亲朋好友不用请假就能从容地参加,却无意选择了一个婚庆市场中特别火的日子,提前11个月都不能选择想要的主持人、化妆师、摄影师、摄像师,酒店更是一桌难求,不免让人焦虑。婚礼的意义不应附着于繁重的仪式,那只是资本赋予的商业价值,或许所遇皆是缘,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过好每一天才是生活与爱情最本质的真谛。
蕾莉亚:如今的父母,大多很开明,办不办都可以,孩子们开心就好。父母自己的亲戚朋友,父母自己请大家吃个饭就行了,孩子们来不来也没啥关系。这一代人压力大挺不容易的,不要再给孩子们套枷锁了。
二十三:等疫情过去,我想旅行结婚。
据人民日报评论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