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今日要闻

推行“路长制” 乡村“路长治” 济源农村公路实现市、镇、村三级路长全覆盖

记者 张恒 通讯员 赵薇

路面状况、附属设施状况、路边树木状况……从家里到村党群服务中心这一路,大峪镇反头岭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赵备战边走边记。

赵备战的另一个身份是反头岭村农村公路养护室的负责人。作为一名村级路长,赵备战是辖区内村道路域环境和养护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养护管理自家门前的道路,咱老百姓比谁都上心。”赵备战告诉记者,村里的养护室一共7个人,都是本村村民,平日里负责5.5公里村道和3.2公里组道的日常管护及路面保洁工作。

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曾经只设置了市级和镇级两级养护站,并没有辐射村一级。承留镇农村公路养护站专职管理员、镇路政所所长李鹏,负责的责任区里有200多公里的道路、联络管理110名养护员,常常面临人员车辆配置不足、沟通协调流程烦琐等问题。

“现在有了村级路长,责任划分更细致了,信息传达更畅通了,工作效率也大大提升了。”李鹏感慨。

近年,济源按照“县道市管、乡道镇管、村道村管”的三级管养机制,构建农村公路三级路长管养体系,责任明确、管养有效、奖惩有力,实现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常态化、规范化、精细化。

记者从济源农村公路管理处了解到,济源高标准建设2个中心养护站、12个乡镇养护站、586个村级养护室,设置市级路长1名、镇级路长12名、村级路长586名,村级路长率和公示牌设置率均达到100%。

路长在做好日常养护管理的前提下,还要负责责任区内的路域环境整治工作,开展路产路权保护工作。

“目前,济源已经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调、上下联动、运转高效的工作格局,农村公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显著提升,路域环境整治常态化持续推进。”济源农村公路管理处养护路政科科长赵志伟说,下一步,济源将建立路长制长效机制,不断完善路长制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三级路长职能作用,扎实推进农村公路日常管护工作,着力打造农村公路“畅、洁、绿、美、安”的通行环境,推动济源“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

2021-11-29 记者 张恒 通讯员 赵薇 1 1 济源日报 c_76049.html 1 推行“路长制” 乡村“路长治” 济源农村公路实现市、镇、村三级路长全覆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