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消息,近段时间以来,受强降雨和低温等不利天气影响,部分地区蔬菜价格出现阶段性波动;由于煤炭等能源产品和大宗原材料等价格上涨传导,部分地区的日用消费品价格也出现一定幅度上涨。不过,与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物价普遍“大涨”相比,我国物价水平总体处于可控范围。
粮食库存总量充足
处于历史高位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重要民生商品价格处处长康敏介绍,我国粮油肉蛋菜等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不仅地里有货、生产稳定,库中有货、储备充足,架上有货、品类丰富,而且产销衔接畅通、道路运输畅通、终端配送畅通,为民生商品价格平稳运行提供了坚实基础。
“地里有货”是指今年我国粮食产量达1.3万亿斤,为国内粮食市场供应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全国在田蔬菜面积为1.03亿亩,预计未来3个月蔬菜供应量有望达到2亿吨,同比增加700万吨,可满足每人每天3斤菜的供应量。
“库中有货”指的是当前粮食库存总量充足,处于历史高位,特别是小麦和稻谷两大口粮占总库存的70%。其中,小麦库存至少可以满足全国人口1年的消费需求。
另外,各地农贸市场和超市货源充足,各类商品琳琅满目、一应俱全,完全能够满足群众的消费需求。
全国煤炭调度日产量
连续创历史新高
针对前期煤炭价格大幅上涨的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一系列保供稳价措施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成效。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价格监测调控处副处长朱晓海介绍,近期,煤炭等能源价格大幅下降,动力煤期货价格由10月中旬的每吨2000多元降到近日的800多元,降幅高达60%。另外,部分工业原材料价格也明显回落。
在保障供应方面,相关部门大力推动煤炭增产增供,加速释放煤矿优质产能,全国煤炭产量和市场供应量持续增加,煤炭调度日产量已稳定在1200万吨,连续创下历史新高;电厂和港口的煤炭库存快速增加,每日电厂供煤大于耗煤的规模已经超过200万吨。11月底,电厂存煤量有望超过1.4亿吨。
在稳定价格方面,相关部门及时研究价格干预措施、开展煤炭企业生产成本调查、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强化市场预期管理、完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促进煤炭价格回归合理区间。
今年以来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稳定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5%。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价格协会副会长许光建表示,从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来看,今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稳定。这是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恢复态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的主要表现之一。价格水平的变化趋势是国民经济运行的综合体现。保持价格水平稳定是保障民生的重要基础。
从市场价格看,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室主任、研究员郭丽岩表示,随着各项保供稳价措施落实到位及秋冬蔬菜茬口转换逐步完成,加之近期天气晴好气温回升、叶类菜上市加快,蔬菜价格出现回落。其中,前期涨幅较大的鲜嫩蔬菜价格降幅明显。农业农村部监测的28种蔬菜的平均批发价格有所回落,其中菠菜、油菜、黄瓜的批发价格降幅接近20%。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的36个大中城市的15种蔬菜的平均零售价格出现回落,其中黄瓜、油菜价格降幅达10%。另外,鸡蛋价格近日也有所回落。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