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今年上半年举行的全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教育艺术系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团队从158支代表队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并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的比赛。这是教育艺术系积极探索教学改革路径、着力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取得的成果。
在教学改革与实践中,教育艺术系将培育“四有”好老师作为课程思政主线,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思政做法,形成“三课堂”联动的课程实施模式,真正实现教学内容交融思政内容、思政内容升华教学内容,着力培养德技并修的有用人才。
以课堂教学为主的第一课堂,守正创新拓展课堂育人路径。教育艺术系定期邀请教育行政部门、省内兄弟院校、幼儿园相关人员举行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从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到课堂教学进行系统规划,并体现在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上、落实到专业核心课教学中。教师说课、课堂试教、教学主题研讨、教学技能沙龙……教育艺术系通过多种形式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守好课程建设这个主阵地,形成门门有思政、人人重育人的良好教学生态。
以开放教学为辅的第二课堂,统筹设计强化课堂育人实效。教育艺术系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外红色资源,探索形成“资源融合、形式多元、行思并举”的教学模式。挖掘身边榜样,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利用济源当地红色教育资源,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结合时事热点,拓展社会实践、兴趣课堂等教学新路径,加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联动,强化育人实效。
以专业体验与实战锻炼为主的第三课堂,知行合一形成课堂育人特色。教育艺术系通过学校理论课程学习与教学实训夯实专业基础,利用幼儿园实践基地进行“识岗、试岗、适岗”三岗三阶段的专业体验与专业实践,激发学生兴趣。学生通过保育操作、观察幼儿、准备活动、组织活动、一日生活安排等实践内容,感知职业特点,提升专业能力。(肖华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