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副刊

秋天的河水(外三篇)

◆李志胜

好久不见黄河咆哮的样子了

上次是在壶口

还是在老家的滩地

前年秋天的台前打渔陈邂逅

温顺的黄河水

合着美丽乡村建设的节拍,恍若

香亭的一条大黄犬

看家,护院,别样的欣慰

如今

更多的惊悸

被从梦魇中唤醒

记忆的疤痕,搅起一肚子黄水

泛滥,渐成灾

稼禾、树木、房屋的苦

自不必说

远方眺望的月色和乡愁

也被网络、自媒体油然道出

像一河秋风,借机而起

涟漪弱为童话,波涛出演主角

钢架桥、水泥墩,替艄公、渔翁

和蓑衣值守

堤坡上的草黄了

黄河,这世上最富有的仁者

跋涉在青海至山东的9省(区)

敬献的地毯上

5000多公里的从西向东

有多少故事,就有多少金子回馈

在河南的一段堤坡上

黄河的慈善被秋天的荒草炫耀

晴暖阳光,黄河柳,

随牧鞭起伏的羊群

无不是幸运的目睹者

风去风来

黄河风抖开的衣襟下

有黄河水般丰沛的黄河谣

承接甘露的一代代黄河人

或留守为村庄的柱石

或游走他乡

成长为社会建设的栋梁之材

一位诗意生活者摁下了快门

另一位捉句,如早年下河捕捞鱼虾

而黄金般铺展的草,浩浩荡荡

绵延十年、百年、千年

曾喂养牛羊的草

曾被孔明草船借箭的草

曾“火烧不尽,风吹又生”的草

此刻捧金又献谁呢

黄河的涛声依稀在耳

出红薯

河东沿的小堤坡上

有和童年一样肥美的土壤

一百多棵紫红薯迎风向水而居

延续着我的张望

父亲又一次来了

电瓶车厢抬高舒适的场地

任由铁锨掘出的秋实

爬起,蹲下

还不忘施展一下早年的技艺

回到家的红薯叶、红薯梗

像红薯一样接受妻与大妹的欢喜

她们掐,拣,摘,择

心仪的味道

渗到了随后回城锅蒸水煮的程序中

我在一旁看到的,却是母亲

拖着病体的甜笑

她和父亲栽红薯的夏天

多么静,多么晴,又多么好

看三两页闲书

打开好闻的门——

一扇扇,薄薄的,轻型纸的门

伴随着,一个叫字或词的老家员

给归巢的目光和心情

以轻松,以启迪

夜晚被酒精和疲惫纠缠

只有此刻晨光熹微,音韵袅娜

即使刚扫完地

倚棉质靠背,作短暂歇息

也是契合时机的

一句句,一行行

一段段,一页页

列队的智慧、禅理、妙珠

把上班前这段时间

压得薄如白纸

我将衣服标签制的书签

夹入其中

那红璎珞的缀穗儿

如一根缰绳

伸出门外

2021-11-11 ◆李志胜 1 1 济源日报 c_75253.html 1 秋天的河水(外三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