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乐园

健康生活习惯要从小养成

天气转冷,家长们为预防孩子感冒,经常叮嘱孩子到校后多喝水。高老师担任某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开学两个月以来,她先后两次在家长微信群提醒,班里很多孩子在学校从不排便,也不爱喝水。这让本来就担心孩子在学校喝水不多的家长,更是绷紧了盯孩子喝水的这根弦。

孩子总说白开水没味道

高老师第一次提醒家长让孩子养成多喝水的习惯之后,家长微信群里顿时“炸了锅”。不少家长说,冲孩子发过火,讲了很多遍,但孩子依然不爱喝水。

当听说儿子是班里不爱喝水的代表时,宁宁妈妈对高老师说:“儿子上幼儿园时,我就发现他不爱喝水。上学时,他带的保温杯里装满了水;放学回家了,保温杯里的水还有很多。”宁宁上小学一年级时,妈妈天天叮嘱其多喝水,但效果甚微。“他总是说白开水没味道。”宁宁妈妈说。于是,宁宁妈妈开始给儿子换花样,每天让儿子带不同的水。过了一段时间,宁宁妈妈担心儿子养成不喝白开水的习惯,就放弃了这种做法。她给儿子规定,喝不完杯里的水,回家就罚抄一页课文。

后来,宁宁的水杯每天都是空的。宁宁妈妈怀疑儿子把水偷偷倒了。

高老师表示,课间没看到宁宁喝水。一天下午,高老师拧开宁宁的保温杯发现,里面的水是满的。

爱喝饮料却不爱喝白开水

“孩子在学校怎么不爱喝水?”“下课了他们都忙啥?”“他们真的不口渴吗?”在家长微信群里,家长们议论纷纷。

高老师告诉家长,她经常提醒孩子们喝水,比如上完体育课或者下课前。但是,自觉喝水的孩子很少。为此,她与其他老师进行了探讨。老师们说这种现象普遍存在。

于是,高老师就喝水话题召开了一次班会。开班会之前,她专门搜集了一些“如何科学喝水”的资料,以便于找出孩子们不爱喝水的原因。

高老师先让孩子们发言。“刚才休息时我打开水杯喝水,但是水太烫了,然后跟同学说话就忘记喝了。”“课间我只顾着和同学玩了,忘了喝水。”“我不喜欢喝白开水,喜欢喝饮料。每天放学,我都会让姥爷给我买一瓶可乐。”……问到宁宁时,他说:“喝完白开水,感觉不解渴。我喜欢喝酸奶。”高老师听完,反复叮嘱孩子们上课时感觉口渴了别忍着,课间休息喝些水能放松身心。这样孩子们会渐渐养成喝水的习惯。

随后,她围绕“水对人体的益处”进行讲解,并建议孩子们早上上学时带一杯温白开水或到学校后去饮水处接一杯温开水;上午上完体育课喝点儿水补充水分;中午吃饭前喝点儿水激活消化系统;下午上课前或课后再喝点儿水。

高老师提醒家长们平时少让孩子喝饮料,否则一旦上瘾,就容易养成不爱喝水的坏习惯。

在学校不排便原因很多

“在课堂上,同学们想喝水别忍着,想去卫生间也别忍着。”高老师说。她注意到班里有很多同学在学校从不排便。这引起了她的重视。

高老师决定顺水推舟,从喝水话题延伸到排便问题。

“有哪位同学在学校大便过?”高老师提问后,半天才有几个孩子举手。“老师很好奇,你们为什么不在学校解大便?”高老师又问。

“我一到学校,就没有想解大便的感觉。”一个男生话音刚落,大家都笑了起来。

高老师说:“你们平时不仅要多喝水,还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千万不能憋大便。如果长期大便不正常,肠道就会出问题,很危险。”一听到“很危险”,孩子们再也不笑了,都瞪大了眼睛。

于是,高老师提醒家长详细了解一下孩子在学校不排便的原因。上周末,家长们反馈了情况,原因主要分为4种:上课时有便意却不敢举手,憋一憋就过去了;蹲坑蹲着累,习惯回家方便;胆小,不敢一个人在“陌生”的环境中解大便;动作比较慢,课间10分钟不够用。

家校共同关注孩子生活细节

宁宁也有不在学校排便的习惯。“在学校就是拉不出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宁宁说。

高老师说,喝水、排便是孩子在学校的生活细节,老师和家长应共同关注。

“说教只能起到矫正作用,要想有效果,还得让孩子从内心接受。”高老师建议,平日里,家长要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总会碰到一些零零碎碎的小问题。低年级的孩子碰到问题时,会第一时间问父母或老师,但被动地告知往往很难真正地解决问题。

如何引导孩子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努力去解决问题?高老师将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分为生活、学习、相处、情绪四大类,让孩子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然后在班会上进行深入探讨。“看到孩子在课间喝水,我马上进行表扬。”高老师说。平时在家,家长也要给孩子营造这样的氛围。

来源:光明网

2021-11-09 1 1 济源日报 c_75123.html 1 健康生活习惯要从小养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