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版

满怀热爱,奔赴山海

■综合保障部 刘冬冬

从入职到现在,我做过报纸校对、编辑和民生记者以及新媒体记者、编辑……我经常说,我就是单位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因为我是真心热爱我的工作。参加此次活动,我的内心很激动,可是细想,具体该讲哪些事情呢?是讲那次从早上七点到翌日凌晨3点连轴工作20个小时的事儿?还是讲那年采访完留守儿童小玉后我哭了一路的事儿?或者是讲讲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之时,我们几个新媒体编辑轮流值守的事儿?想来想去,我觉得这都不值得我在这里细讲,因为好记者的故事不是个人的故事,而是一个群体的故事,更是一个团队的故事。

前两天,新媒体托管编辑三强被锁在五楼办公室,半夜在微信群里求助。怎么回事呢?原来,当天晚上正在家里加班给客户编辑微信的三强,电脑突然坏了,只好急忙赶到单位继续工作,几个小时过去后,工作完成了,却发现出不去了……编辑珊姐不止一次跟我说:“冬啊,我现在周末出个门都得找离网吧近的地方逛,要不我心里不踏实,就怕客户随时呼叫……”还有编辑艳云,之前给客户做了一百多页的H5,足足改了10多个版本,好几次都急得一边哭一边做,生怕耽误客户用……瞧,这就是我们的新媒体托管编辑。报纸上没有他们的名字,电视上没有他们的身影,但是他们全年无休,无怨无悔地坚守在岗位上。我们的“伤残”摄像团队,更是有故事的人。

今年六月,为了服务客户单位,拍摄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快闪、七一合唱、愚公家乡好少年系列视频,还有“6·11”愚公移山纪念日系列视频、四个单位的专题片和直播活动,我们的三个摄像小伙子连轴转,一个月拍了50多个片子。为了提高效率,鹏飞每天早上5点出发去拍摄,晚上10点以后才能到家,连续的高强度工作使他原本就受伤的右脚肿得像面包。即便这样,他也没有请过一天假。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赵峰,一直强忍着疼痛连续工作,上午到邵原拍,下午到下冶拍,弯不下腰就蹲着,跪着、趴着……还有德森,在一天早上7点出门,下乡拍了一天的视频后,刚到单位就接到通知去拍疫苗配送实施情况,要求必须全程跟拍,可能要整晚工作。接到任务,他没有片刻迟疑,直接背着机器就出发了,一直干到翌日凌晨3点多才结束,早上8点还约了学校的孩子拍愚公家乡好少年的视频……

坚持源于热爱,因为保持着热爱,才愿奔赴那山海。稿件难写,怎么难?怎么写?怎么让客户满意?“数十遍的打磨只为更好的呈现”。记者武迪采写商务局稿件时,因客户临时更换报道角度,采写过程十分被动。但是,为提升稿件质量,他加班加点、研读材料,多次对内容进行提升,历时整整3周,终于交出一份精彩稿件,赢得了主要领导和客户的肯定。还有赵珊珊、王志远等,篇篇稿件无一不是经过多次采访、精心打磨。

热忱不改,初心不忘。我们将继续用笔尖、用镜头、用声音捕捉济源的每一束光亮,记录济源的发展变化,见证济源的历史变迁。

2021-11-08 ■综合保障部 刘冬冬 1 1 济源日报 c_75086.html 1 满怀热爱,奔赴山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