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示范区各部门广泛发动,积极动员,广大志愿者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开展各类文明志愿服务劝导活动,市区各街道多了一分靓丽的“马甲红”。文明城市志愿服务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文明城市理念也正在深入到济源每一位市民心中。
开展文明城市创建,不仅仅是为了创建而创建,也不仅仅是为了拿一块牌子、争一个荣誉,更是通过创建来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程度,让文明成为一种自觉和习惯,成为社会的新风尚,进而有效地提高文化品位、改善城市环境、打造城市品牌,优化营商环境,推进经济发展、造福人民群众。可以说,创建文明城市的最终目的,是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和生活品质。
开展文明城市创建,需要重拳出击,严格执法。“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近日,交警部门加大交通不文明行为和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尤其是严查“四轮”电动轿车乱停乱放、不按交通规则行驶等违法行为,成效显著,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交通秩序明显改善,文明出行的意识也逐步深入人心。“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对一个国家是这样,对一个城市也是这样。只有严格执法,才能让心存侥幸之人无处遁形,才能使广大群众敬畏法律,遵章守规。同样,法治也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只有在全社会形成遵守法律的良好风气,才能“引凤筑巢”,让济源成为各类资本投资兴业的热土,最终促进济源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提升文明素质,更需要春风化雨,涵养文明习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文明是一种修养,是一种高尚品质和良好行为。良好的文明习惯需要培育、学习与养成。文明城市的根本是市民素质,有文明的市民才有文明的城市。只有持续开展市民文明行为养成教育,规范出行、购物、就餐、驾车等行为,引导市民积极参与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社区等活动,才能让讲文明成为社会的共同追求。只有继续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强化健康理念和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等活动,全面落实《济源市民文明公约》,引导市民从细节做起,从点滴做起,才能抵制不文明行为,培养文明自觉性。
文明城市创建,是责任、是使命、是担当,也是每一位济源市民的义务。文明创建为了群众、更要依靠群众。只要济源干部群众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振奋精神,久久为功,就一定能留住济源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让古老的愚公家乡焕发文明的新魅力,让愚公家乡更因文明而更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