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一份《关于公布第一批河南省企业服务文明号名单的通知》向社会公开,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下属不动产登记中心便民服务窗口获得“河南省企业服务文明号”荣誉。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场深刻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工程,任重而道远。这只是该局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所取得成绩的一个缩影。
一直以来,该局始终秉持“以更大的努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态度,围绕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原城市群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等机遇,实现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再上新台阶,开创了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新局面。
完善政务服务事项最小颗粒化清单172项及事项要素信息;建设项目“一书三证”许可实现5个工作日内办结;审批时限由法定的80个工作日缩短到20个工作日(不含公示期);在全省率先实现不动产登记业务“网上缴费”……
这一连串数字,见证着优化营商环境所取得的成绩。该局激发市场“细胞”活力的创新做法,不仅受到百姓称赞,而且受到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河南日报、河南广电大象新闻等主流媒体关注。
高度重视 精心部署“顶端政策”
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分别于2020年、2021年施行。示范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优化营商环境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的重要意义,把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作为长期性、持久性的工作抓实抓紧。
高度重视,明确目标。该局组织班子成员和分局、局属单位、业务科室人员认真学习,明确任务,制定工作台账,出台《关于印发〈深化用地规划审批改革十一项措施〉的通知》。同时,该局对涉及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任务进行梳理,印发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台账,明确重点工作任务、责任单位、完成时间等。截至目前,涉及该局的工作任务共20项,已落实12项,其他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主动服务,提前介入。2021年,该局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以深刻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优化市场环境,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加强与发改、交通运输、水利、住建、生态环境、集聚区等相关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项目用地需求,在土地收储、建筑规划许可、不动产登记等方面提前介入、提前谋划、主动服务,协调项目单位加快推进各项前期工作。
抢抓机遇 强化研究“济源特色”
全局性的部署、系统性的谋划,为该局优化营商环境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而强化地域研究则为优化营商环境打了一针政策“强心剂”。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