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尝试了各种救国方案,如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但都以失败而告终。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中国的面貌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原因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其中真理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正确理论,而且这个理论是能够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创建新中国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创造改革开放的奇迹也证明了这个理论的正确性。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矢志不渝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人民福祉,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舍小家、为大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践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确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实现了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根本出发点,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新征程上,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永远奋斗。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中国共产党是在斗争中成长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怕牺牲、敢于斗争是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历经多次战争,如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有战争就会有牺牲。从1921年到1949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牺牲的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就有370多万人。毛泽东同志曾在党的七大上指出:“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保家卫国,超过19.7万名英雄儿女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献出了宝贵生命。即使在和平年代,也有无数共产党员和仁人志士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英勇献身,心中装着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焦裕禄,默默守着开山岛32年的王继才,百坭村原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回顾党的百年历史,不正是这一批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批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批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成就了中国此时的辉煌成就吗?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要始终牢记“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铮铮誓言,满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不怕牺牲,不畏困难,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对党忠诚、永不叛党,这是对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也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必须体现到对党的信仰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到对党组织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到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上。”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不负人民,就是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始终与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要做到对党绝对忠诚,就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依靠人民,继续书写中国共产党千秋伟业的新篇章。
(本文作者系中共济源市委党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