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济源市区及周边的生活垃圾被运送到济源霖林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投入专业焚烧炉内进行高温焚烧。焚烧产生的热量转化为清洁电能输送到千家万户,产生的炉渣冷却后被广泛应用于制砖、道路建设等领域。据了解,该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日处理垃圾600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能够顺利投产运营,多亏了绿色金融的信贷支持。”济源霖林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智敬说,“年初,我们在银行贷款2亿多元。银行充分考虑我们的项目特点,积极协调延长贷款期限,降低贷款利率。这不仅为我们节省了财务费用,还减轻了我们的还款压力。”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济源市中心支行了解到,为推动绿色金融创新发展,该行于年初印发了《关于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 助推济源示范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积极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及稳企业保就业各项政策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产业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要加强绿色信贷业绩评价,将评价结果纳入央行金融机构评级,强化激励约束作用,推动示范区经济向绿色化转型。
目前,各金融机构正在积极推动金马能源产能置换,济源钢铁高炉、转炉置换,生活垃圾填埋封场等绿色项目落地。据统计,截至2021年6月末,示范区绿色贷款余额25.79亿元,同比增长16.67%,比年初增加3.86亿元。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济源市中心支行将继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围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领域,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助推示范区经济社会绿色发展。闫伟 苗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