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洪灾来袭如何应对?请收好这份避险自救攻略。
个人户外和城乡公共区域的自救
当视线可及区域出现较大水流,应立即判断是否已经形成洪涝灾害。在判断出现洪涝灾害的情况下,立即进行避险:
寻找稳固的高地
1.地势较高的广场、坚固的多层高层公共建筑的2楼以上区域(高于水面)。
2.避免在桥梁上避险,因为河道发生洪水,可能会冲垮桥梁。
避免进入危险区域
1.避免登上河堤等防汛设施,洪水有可能冲垮或漫过河堤。
2.避免进入建筑物的地下部分。
3.避免进入地铁等公共交通设施。
4.不要进入地下涵洞、过街隧道等。
5.不要进入地下人防工程、地下商街等。
6.避免靠近老旧建筑物。
7.远离山坡,雨太大可能会造成次生灾害,如泥石流等。
8.不要站在树下,不要靠近广告牌。
9.不要站在下坡道以及汽车后面,如果水冲下来,会很危险。
10.不要穿拖鞋、凉鞋,更不要光脚,涉水容易滑倒。
暴雨天气不要使用交通设施
1.开车时要时刻注意安全。地面被雨水覆盖,无法判断积水情况,一旦滑入低地,十分危险。
2.尽快离开公共交通设施。暴雨时,公共交通设施也存在危险,无论是公交车、地铁、出租车还是高铁,都可能中断。停运的地铁、在低洼地带的公交车都有危险,要尽快离开寻找安全地点躲避。
3.离开公共交通设施时保持集体行动,全车人最好手拉手一起撤离。
4.积极寻找安全位置的时候,不要急于打电话、发微信朋友圈、拍照等,雨水可能会损坏手机,太早消耗掉手机电量,后果可能很严重。
5.找到高地,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再使用手机和外界联系。
远离电力设施
1.避险过程中一定要远离电力设施,如高压线、高压电塔、变电器,远离有供电危险标志的物品。
2.远离电线和绳索状的物品。
3.远离电闸、配电箱。
4.在无法确保身体和手干燥的情况下,不要碰触插座、开关等带电设备。
5.避免站到露天的高处,预防雷击。
个人通讯
1.在户外遇险,要确保手机电量能支撑到救援人员抵达,确保自己安全后还有电量和亲友联系。
2.在离开交通工具时,可以给亲友发个消息,标记自己的位置、车辆的位置、自己撤离的计划,然后和大家一起撤离。
3.到达安全位置后,再给亲友发一条信息,标记自己当前的位置和身边人员的情况,并告知大家自己暂时安全,为了节省电力会减少和外界联系。
4.如果周围水情已经导致自己无法离开,可以立刻向警方汇报自己所处位置、有多少人、周围水情、紧急通讯方式等,然后停止使用手机,等待救援。
5.如果可以给手机充电,或者有充电宝,可以立即充电,但应减少使用手机。
6.在可能的情况下,确认亲友的安全,并向亲友提供必要的指导,要求亲友节约用电。
7.当获得亲友到达安全位置的消息后,可约定每隔2~4小时联系一次的低频度联系方案,降低彼此的通讯消耗。
8.灾情之下,周边电力、通信有可能中断,网络有可能出现拥塞现象,遇到这类情况不要慌乱,设法和公安部门取得联系,告知你的困难,等待救援。
9.可以使用收音机收听政府发布的消息。
社区自救和居家自救
1.如果发现家中进水等危险情况,要积极和村委会、居委会取得联系,和自己的组长、楼长、单元长取得联系,就能快速组建居民自救集体。
2.低楼层的人员应立即做好转移准备。如果水没有漫进来,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做好转移准备,整理需要携带的物资。
3.老弱病人等需提前进行转移。如果可能,借住到高楼层的邻居家中。如果不便,可以暂时在高楼层过道、楼梯上。
4.有需要使用呼吸机、氧气瓶的病人,需及时将维生设备搬出来,接入邻居家的电路上,在供电正常的情况下确保能够维持生存。及时给备用的氧气袋充气,确保在断电后还能获得氧气供应。
5.提前备好老人、儿童和病弱人士使用的必要用品。
6.断掉家中的电源,以免家中进水导致设备短路和电线短路,造成电火灾。
7.拔掉家用电器的电源线。
8.关闭各级燃气开关,避免燃气泄漏。
9.随身携带手机、充电线、充电宝,确保有通讯能力。
10.无线电爱好者如果有对讲机和小型电台,请携带好,并告知社区人员,这些可能成为特别重要的救援通信设备。
11.家中如果有便携式收音机和电池,请带上。这不仅可以确保自己能够获知外界信息,也能帮助邻里乃至社区。
12.关闭门窗,尽量避免进水。
13.可以随身携带一些食物,如饼干、方便面等。
14.如果有游泳圈、充气艇、充气床等物品,可带在身边。
15.可随身携带水果刀、剪刀、创可贴、外用消毒药物、抗生素以及家人常用的药物等。
16.携带打火机。
17.如果有救援用的绳索,一并带好。
18.在社区的组织下,可以一起制作一些加固或者防水设施。
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