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积极抢险救灾,及时处置险情
抢险救灾,抢的是时间,暖的是民心。
进入主汛期以来,王屋镇成立了8个防汛抢险工作组和2个区域综合组,深入灾区一线积极开展防汛救灾各项工作。每个行政村成立一支5至10人的“应急抢险小分队”,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及时处置险情。
清理主次道路塌方195处39公里,清理塌方19万余方,疏通堵塞泄洪河道15处,为受灾群众清理住宅30余处……雨量在增,抢险救灾的数据也在攀升,既让人揪心,又让人暖心。
在新一轮强降雨中,王屋镇成立两支镇级应急救援队伍,分赴林山、西坪、和平及东西山4个重点村,紧急开展滞留群众转移安置工作,利用就近学校、党群服务中心等设立临时安置点9个,转移安置全镇294人;同时,联合卫生院、食药监等部门,落实安置点的医疗卫生、食品安全事宜,确保安置点群众生活得到保障。
让党旗在防汛救灾一线高高飘扬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防汛救灾一线,正是党员干部锻造忠诚担当、践行为民初心的战场。
在防汛救灾一线,处处可见党员干部冲锋陷阵的场景。他们用坚强的党性,为群众筑牢了安全“堤坝”。
大峪镇偏看村,漫水桥被大水淹没,6人被困。党员干部和应急小组成员冒险救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刘光社说,已将村民分成两个区域避险,镇、村党员干部分两班值班值守,随时解决群众生活中的困难。
坡头镇坡头村第六居民组,村民郑高峰家的房屋出现裂缝,党员干部发现问题,及时让郑高峰家人搬出,并对房子进行围挡隔离,确保过往人员安全。
下冶镇上冶村,党支部书记吴中占带领村委成员对道路积水、河道堵塞等问题进行巡查。虽然穿着雨衣,但是他的裤子已经湿了大半截。
“我们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巡查力量,加密巡查频次,扩大巡查范围,对可能存在的隐患第一时间予以排除。”吴中占说,目前已对村里所有住户进行了排查,房屋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村民,已全部安全撤离。
在该村的一处危险路段,记者看到了一摞码好的沙袋,还看到一面党旗。它在风雨中高高飘扬,颜色鲜红亮丽。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