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游泳是在孩提时代,那一年我十岁。村外有条小河,河道不足3米,夏季偶发洪水,在河道的拐弯处,就会被泛滥的洪水冲出一个或两个大水坑,我们喊它水潭。这些潭水多在六七米宽,二十来米长,潭水足有2米多深。夏季潭水是会游泳的大孩子们戏水的天堂,他们有狗刨凫的,有扎猛子的。扎猛子,我们爱说那是吃没影。还有更调皮些的玩仰凫,一个猛地仰划,将小鸡鸡闪动着故意露出水面,以张扬自己的游技。不会游泳的小孩,光着腚子在浅水道里打水仗,响起一片稚嫩的喊杀声,或是沿河岸柳树根窝下摸鱼捉虾,偶有收获,弄得一身泥巴,粉嘟嘟的脸蛋上扯出一串长长的涎水。
咱们也学游泳,我和几个发小议论着。到潭水里学泳不安全,这是老师和大人反复告诫的。我们带了铁锹,选择一处约2米的狭窄河道拦水,只一会工夫,我们的拦水坝工程告竣,在靠河岸一侧的顶端,我们还找来片石铺上,作为泄水口, 以防水坝损毁。看着水位隐隐约约虫子般爬升,只消几分钟时间,齐腰深的水域便形成,说是齐腰深,其实也就是七八十公分,对于小孩学泳是理想安全的水位。我们有模有样地学着大孩子划水的姿势,可一旦入水实践,就常常身不由己地乱了手脚,不是脚着了底,就是手着了底,脚着了地,还能接着试练,手着了底,还会被呛上一口水来,招惹来几声极不情愿的咳嗽。这时我们不气馁,而是相互鼓励着交流着,一次次重复着划水,坚定着自信......就这样一天,两天,三天,终于有一只小脚似挨似不挨飘然着离了水底,这是会水的前兆,不禁心中暗喜。再后来另一只小脚也飘然地离了水底,这是整个身体的协调达到了统一。随着两只胳膊重复持续的划动,一双小脚在后面也扑通着浮出水面,溅起一串串白花花的水珠来。不大的水面上沸腾着几个歪歪扭扭的小脑袋,东一个,西一个,煞是可爱,我们俨然成了这片水域的主人。
没有几天,我们像刚升级的新生,在大孩子相约的陪同下,像长了翅膀一样现身在绿莹莹的潭水上。
再后来,我们一伙相约横渡村上的水库。说是横渡,其实也不过百十米的距离,我们一字形排开,泳姿全是狗刨式。每前进一次,水面就涌起一层浪花,脚面打起的水珠高高扬起又落下,落下又扬起,雨一样淋湿了自己的小脑袋。重复的行进式中,偶尔不慎还会呛上一两口水来。直至我们大口喘着粗气登上彼岸,水面才恢复了平静,一道道细碎的水波,皱褶了我们的身影,天空在水下映出了潭一样深深的蓝,时有鸟影点缀其中,一种征服感便油然而生。
熟能生巧,贵在用心。在年复一年的夏泳中,有狗刨凫垫底,我先后学会了蛙泳、侧泳、仰泳、踩水泳等多种泳姿,并力求游出自己的特色和风格,我还潜心练就了“水上漂”的绝活,即是浩淼之中,也任我自由驰骋。
学泳不仅是喜好一项运动,它更能锤炼一个人搏击风浪的意志。学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探索技艺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不能因呛了几口水而望水生畏,更不能因有人溺水中途而废。学泳也是一门技艺和学问,一样的泳姿可游出不一样的速度,不一样的感悟。人生如泳,我们每一个人不是都在以自己特有的泳姿而畅游在人生的长河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