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乐园

暑期警惕孩子患上干眼症

近日,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纷纷开启暑假模式。虽然孩子放假了,但他们的眼睛更“忙”了,看书、看电视、看手机……一些孩子的眼部健康甚至亮起了红灯。

“进入7月,眼科门诊的干眼症患儿一下子多了起来。如今,干眼症患者群体正在从成人扩展至学龄儿童。”黑龙江省医学会小儿眼底病学组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周丹对记者说。

好发于成人的干眼症,怎么“盯”上了孩子呢?

干眼症不再是成年人的“专利”

干眼症也被称为角结膜干燥症。它是由于泪液蒸发过多、泪液成分异常等,导致泪膜的稳定性降低而出现的眼部不适、眼表病变。干眼症的典型症状包括眼睛干涩、疲劳、刺痛、眼痒等,严重者会出现眼睑红肿、结膜充血、水肿,角膜上皮脱落,甚至角膜溃疡,进而导致睁眼困难、视力下降等。

周丹表示,传统观念认为,干眼症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临床上对成年人干眼症关注较多,而忽略了孩子也会受到干眼症的袭扰。

事实上,由于孩子用眼不当,加之其表达能力弱、检查配合度低及人们对儿童干眼症的发病因素认识不足,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具有类似于成年人干眼症的临床表现。一些患儿还伴有眼睛痛痒、红肿等症状。这与过敏性结膜炎的症状极为相似,容易出现误诊。

挑食、睡眠不足、用眼不当都是诱发因素

周丹指出,挑食、睡眠不足、用眼不当都是干眼症的诱发因素。比如,孩子偏食可能导致其体内缺乏维生素A,而维生素A是维持人体上皮组织正常代谢的主要营养素,能防止角膜干燥。因此,缺乏维生素A可能会间接诱发干眼症。另外,孩子长时间佩戴角膜接触镜、睡眠不足,均会破坏泪膜的根基,从而诱发干眼症。

需要强调的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视频终端的“触角”已经延伸到家庭和学校。暑假期间,孩子在家看电视、打游戏及上网的时间明显增多。在学校,投影仪被广泛应用于教学。若这些设备的照明强度不足或过强,可能使孩子患上视频终端综合征(VDT综合征)。

周丹说,患上VDT综合征的孩子,可能也会患上干眼症。研究显示,人们在交谈时,平均眨眼的频率为15.5次∕分;在聚精会神地使用电子产品时,平均眨眼的频率则大幅下降,诱使泪液蒸发过多,让眼睛处于“干旱”状态。

防治儿童干眼症记住这些要领

关于防治儿童干眼症,周丹给出了以下建议:

一是要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家长对儿童干眼症的认识,使其了解该病的基本症状。二是要改善孩子的学习、生活环境,使教室和居室的光线保持充足,避免光线过强或过弱;所处环境应干净整洁,尽量避免孩子的眼睛接触灰尘、油烟和花粉。三是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连续看书写字的时间不宜过长,定时休息,尽量远眺让眼睛放松。四是要避免孩子长时间接触视频终端设备。

另外,周丹表示,平时要让孩子多饮水,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叶黄素、花青素的食物,如鸡蛋、猪肝、胡萝卜、番茄、南瓜、菠菜、蓝莓、桑葚等。

最后,周丹提醒,孩子眼睛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不可擅自使用滴眼液,以免形成长期依赖。多数滴眼液含有防腐剂,会损害眼睛的泪膜功能。如果病情需要,可用玻璃酸钠等滴眼液来缓解不适症状,但每天使用次数不要超过3次,持续使用时间不宜超过半个月。

来源:光明网

2021-07-20 1 1 济源日报 c_70163.html 1 暑期警惕孩子患上干眼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