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理论

走自己的路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李玉先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党的奋斗史就是一部探索中国道路,实现伟大梦想的历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近代以来,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人民一直在寻找一条能够改变民族命运的正确道路。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找到适合自己实际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的取得来之不易。正如2018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7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

这条道路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道路,为此,我们必须坚定政治定力。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保持头脑清醒,最根本的有两点: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就是说,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地把我们党历经艰辛开创的、实践证明成功的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走下去。

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我们党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党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在对这个问题的探索和回答中,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进入新征程,我们始终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在全党全国人民的长期持续努力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社会主义中国焕发出勃勃生机,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我们所要坚持、发展和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在不断获得新的历史意义、时代意义和世界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繁荣发展,告诉世界什么是21世纪的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选择,是在党成立之后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道路,必须一以贯之走下去。一是我们要增强鲜明的主体意识。我们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不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也不照抄照搬别国模式,这就是鲜明的主体意识。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自己的道路自己走,自己的事情自己担当,自己的命运自己把握。二是我们必须站稳立场,争取话语权和主动权。国际话语权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我们在国际上有时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存在着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采用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畴、表述,把我们想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使故事更多为国际社会和海外受众所认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2021-07-20 ◆李玉先 1 1 济源日报 c_70156.html 1 走自己的路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