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新生力量。近年来,济源邮储银行聚焦“三农”工作,坚守初心使命,助力乡村振兴,积极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该行围绕济源“三农”工作大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探索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抓住机遇
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
有效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题,需要金融机构加强政策研究,提供普惠金融服务。邮储银行河南省分行积极搭建与省农信担保公司的合作平台,构建“政、银、担”三位一体的联动支农机制。济源邮储银行抓住机遇,积极创新金融产品。
引“担保”入济,合理构建风险分担体系。济源邮储银行主动引入省农信担保公司,在示范区农业农村局、财政金融局的大力支持下,成功构建合作机制,多渠道、低成本满足域内新兴涉农主体的资金需求,实现多方共赢。
直达农户,多维发力保障项目平稳运行。济源邮储银行通过“送贷下乡”“名单制+线下化”走访、三方联合走访等方式,让贷款资金直达农户。截至目前,济源邮储银行为77户规模种植户发放贷款3300万元,为32户规模养殖户发放贷款1445万元,为21户农产品加工户发放贷款980万元,为24户农副产品批发户发放贷款1138万元,有效推动了济源乡村发展。为防控金融风险,济源邮储银行制定了严格的操作规程和监督检查管理办法,最大限度地防范操作风险。截至目前,累计发放154户、6863万元,已到期108笔、4773万元,全部按期还款,无一笔逾期,保证了政府风险补偿金的安全。
坚守初心
全力推进“新农信贷直通车”活动
持续坚守“服务三农”初心,多措并举支持济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了深入贯彻《河南省农业农村局 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活动的通知》精神,济源邮储银行第一时间开展“新农信贷直通车”活动宣传与金融服务工作;与农业农村局、农信担保公司紧密协作,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破解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题,为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信贷融资服务,助推“新农信贷直通车”驶入乡村振兴“快车道”。目前,济源通过“新农信贷直通车”授信700万元,活动初显成效。
“党建+金融”
将普惠金融服务延伸至“最后一公里”
今年以来,济源邮储银行聚焦服务升级,持续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上做文章。济源邮储银行积极联合示范区农业农村局、示范区财政金融局等机构,与村支两委加强合作,通过“党建+金融”等形式,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及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快推进信用户、信用村评定,打破融资瓶颈,打通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目前,已建设信用村43个、评定信用户1167户,完成今年目标计划的44%。在专属服务上,济源邮储银行创新推出“小额信用循环贷款+E捷贷”普惠授信新模式,支持随借随还,让农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金融服务。
2019年4月,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河南省分行签订了第二轮“大众创业惠民工程”战略合作协议,明确了2020年至2024年的发展目标。其中,济源投放目标为4亿元。业务开办以来,济源邮储银行累计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返乡创业农民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各类人群发放贷款5.6亿元,帮助7362人创业致富。
优化服务
推动普惠金融转型发展
主动肩负起国有银行的责任,全面聚焦农业、农村、农民金融服务的难点,大力推动普惠金融转型发展。
持续优化网络布局。据了解,济源邮储银行目前拥有网点24个,其中乡镇11个,占比为46%。济源邮储银行全面推进助农服务点建设,打通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为深化惠农服务举措,济源邮储银行通过“叠加、代理、代办、融合”等方式,采用“普遍服务+叠加业务”的发展模式,推动乡村网点转型升级,实现从单一功能向综合化服务转变。另外,该行坚持“能线上皆线上,难线上再线下”的原则,打造惠农金融线上服务生态圈,把提速发展互联网贷款作为惠农金融数字化发展的“一号工程”,加快推广“极速贷”“网商贷”“小微易贷”等经营贷款产品,最快20分钟放款。该行积极推行移动展业、零售信贷工厂、云工作室等作业流程线上化,进一步提升服务体验。
下一步,济源邮储银行将继续发挥长期服务乡村形成的体制、机制、产品研发等专业优势,为农村地区客户创新服务模式和产品,让“金融活水”流向需要滋润的实体和乡村的各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