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学校提供托管服务,对我们整天在外忙的家长来说真是个好消息!”近日,山东省泰安市第一实验学校学生家长李艳告诉记者,“孩子太小、自我管理能力差,假期一个人待在家里我很不放心。”
为满足广大家长需求,解决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引导和帮助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近期不少地方探索推出了暑期托管服务,教育部日前也印发了《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暑期托管主要提供哪些服务内容?各地的探索实践如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记者在北京、上海、山东、湖北等地对此进行了采访。
探索:暑期托管都“托”了什么
“我校有50多名‘刚需’学生报名参加暑期托管班。我们主要提供两方面服务,一是组织学生在教室、图书室自主阅读,做暑假作业,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地答疑辅导;二是开展校内艺体、思维拓展等社团活动。”山东省泰安市第一实验学校校长艾宪宝告诉记者。
上海连续多年开展小学生“爱心暑托班”,今年的课程除了党史主题“开班第一课”和疫情防控健康专题课,市级层面还统一配送了德、智、体、美、劳五大类别课程。近20家社会组织将为暑托班提供超过2000课时的公益课程。
北京市今年由各区教委组织暑期托管服务,主要包括提供学习场所,开放图书馆、阅览室,有组织地开展体育活动等,要求托管服务承办学校做好学生安全工作,认真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要求,实行校园封闭管理。
湖北武汉今年的青少年暑假社区托管项目围绕红色教育、传统文化、创意美术、成长教育等方面开展托管服务。十堰市丹江口市白杨坪中心学校与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师生为留守儿童免费提供作业辅导、兴趣培养、安全教育、心理疏导等服务。丹江口市均县镇育才留守儿童托管中心为155名留守儿童提供寄宿制全托服务。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主要开展非遗类传统文化、阅读、劳动教育、综合实践等特色活动。荣成市教育部门联动社区资源成立了“暑期成长联盟”,提供特色托管服务项目。另外,荣成市教育部门还依托35个研学基地开发了自然生态、红色印迹等五大类活动课程;联合司法等12个部门提供模拟法庭、科技实践、海洋探秘等21项校外活动。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明确提出,托管服务应以看护为主,确保学生能够得到充分休息;提供托管服务的学校应开放教室、图书馆、运动场馆等,在做好看护的同时,提供阅读指导、作业辅导等服务。
供给:托管服务质量如何保障
托管服务的规范如何界定、质量如何保障、安全风险如何管控、监管评价如何落实等,是社会各界十分关心的问题。
“不少学生觉得经过一学期的紧张学习,需要在家里放松休整一下,暑期托管再回到学校,就跟上学一样,放松不下来。如果托管服务没有学生可以放松的时间,就难以取得良好效果。”山东省临朐县寺头小学教师刘月国说。
山东省广饶县同和小学校长杨国营更关注暑期托管服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问题。在科学性方面,托管服务的时长、具体内容等,都需要在探索实践中不断改进;在规范性方面,如果缺乏严格监管,有的学校可能会借托管之名“打擦边球”,搞文化课辅导。
针对“打擦边球”组织集体补课等问题,教育部明确要求“不得组织集体补课、讲授新课”。“需要明确的是,暑期托管应满足学生和家长的实际需求,符合教育规律,决不允许组织学生集体到校上课、补课或自习,不得以任何形式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培训机构开设的学科类辅导培训班,更不允许社会培训机构到校开展学科类辅导培训。”山东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邵学伦说。
“托管服务的质量怎么保障、如何评价,学生安全风险如何管控,服务过程是否规范、如何监管,甚至要不要提供午休、午饭等,都可能是托管服务探索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山东省巨野县万福路小学教师徐淑晨说。
建议:如何进一步规范和提升
目前各地开展的暑期托管服务多以基本看护和一些特色服务为主。今后,托管服务主要往哪些方向发展,如何进一步规范和提升?
“假期是未成年人养成自主性的重要时间点。”中国教科院研究员储朝晖说,“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要尽量安排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引导学生设计活动方案、合理安排时间、组织实施,并根据实施情况调整方案。”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长海认为,高质量的暑期托管服务不是简单地延长学生在校时间,而应凸显趣味性,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增强校园生活吸引力;倡导综合性,突破学科、教室、校园壁垒,引导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给学生创造更多学习党史、了解国情、参与社会进步的机会。
“暑期托管服务的核心是让孩子过一个快乐而又有营养的假期。无论是‘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抑或是‘做万件事’,核心指向是要健全儿童人格、陶冶儿童情操、厚植爱国情怀、彰显文化自信。相信只有这样‘看护’,才能助力儿童一生行稳致远!”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教授邬志辉认为。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