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值桃子上市时节,大峪镇小横岭村的桃园迎来了采摘季。7月8日,记者走进桃园,只见郁郁葱葱的桃林里,红彤彤的桃子挂满枝头,令人垂涎欲滴。“快尝尝,可甜了。”该村农业专业合作社经理崔宪敏和村民正忙着采摘桃子,看到记者一行,便热情地招呼着。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示范区文广旅局驻村第一书记段波告诉记者,这是恒通集团在村里的特色产业帮扶项目,历经3年,终于有“回报”了。
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崔宗峰说,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村民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靠山挖山”,维持生计。随着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和落后产能的淘汰,村里的小煤矿逐步被关停,群众收入骤降,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倒退至零。2014年,该村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村。
在帮扶单位、企业和驻村干部的帮扶下,村里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先后对1400亩核桃林进行品种改良,林下发展丹参、柴胡等中药材种植200多亩;流转土地,打造精品黄桃70亩,发展制种甘蓝40亩,种植花生10余亩、红薯20余亩;抢抓机遇成立农业合作社,通过集体控股、贫困户入股、农户参股的企业化管理模式,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20余个。2019年,该村成功脱贫。
桃园栽植的是油桃、蟠桃和黄桃。“今年首次挂果丰收,预计收获2万余斤。”崔宗峰满怀期待。
桃子种植,从育苗到采摘,都离不开人工操作。这为村民带来了工作岗位。脱贫户崔丙新高兴地说,他在桃园打工,一天收入五六十元,还在合作社入了股,能享受分红。看到桃子产业发展势头好,他也想往这方面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首要条件。如今,小横岭村产业扶贫正在向产业振兴转变,为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和群众增收致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扩大制种和中药材种植面积,带动整个种植业提档升级。”崔宗峰说,今后,村里将重点发展黄桃种植、核桃种植等产业,发展观光采摘和休闲旅游,打“山水牌”、吃“绿色饭”、走“生态路”,逐步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