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安7月4日电 又到一年毕业季,告别的滋味总是五味杂陈。
在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皮肤黝黑的初二学生马冉杰拽了拽衣领,让汗水肆意落下。他俯身拾起水瓶喝一口水,然后又跑回清华附中文安驿学校的操场——一个黄土高原上少有的英式橄榄球场。
6月30日,是这所学校“紫燕”橄榄球队本学年的最后一次训练。1个小时的训练课,队员们不想浪费1分钟。这支校队的球员以初二学生为主。随着期末临近,绝大多数队员将告别橄榄球训练。球队主教练、今年27岁的前专业运动员陈卓,也将在本学期结束后离开学校。
橄榄球运动秉承五大理念——正直、热诚、团队、纪律、尊重。这是清华附中文安驿学校引进橄榄球运动、让其在黄土高原落地生根的原因。正因为这项运动,陈卓从河北老家来到这所被群山环抱的中学。
作为一所2017年成立的新中学,清华附中文安驿学校对体育格外重视,在延安乃至陕西省开了校园英式橄榄球的先河。目前,这所学校通过体育课、兴趣社团和校队等,激发孩子们的体育锻炼热情。
学校执行校长寇晓东告诉记者,选择英式橄榄球而非其他更大众的运动项目,是为了让学生练就强健的体魄。他清楚地知道,教育能够助推体育发展,体育也对教育具有促进作用。
“‘紫’是清华的主色调,‘燕’则是听说学校操场刚建成时经常有燕子停留。”陈卓这样解释这支橄榄球队名字的由来。陈卓于2019年入职清华附中文安驿学校,是校内唯一有橄榄球专业背景的老师,除了带体育课,还负责校队的训练。
在她之前,“紫燕”队在一位清华附中校本部老师的努力下已具有一定基础。
“这些孩子非常自律,团队意识很强。”陈卓坦言,相比她之前在河北带过的中学生,这帮陕北孩子体型偏瘦小,但动作敏捷、战术执行力强,恰好应了“紫燕”的队名。
作为英式7人制橄榄球国家级裁判,陈卓这两年不断通过执裁比赛积累经验,把橄榄球发展的新趋势告诉学生们。6月下旬,她还去西安吹罚了在西安体育学院鄠邑校区举行的全运会测试赛。
这个位于西安市鄠邑区的橄榄球场,是十四运会橄榄球项目的比赛场地。主赛场为天然草坪,并配有一个建筑面积约5300平方米、能容纳4700名观众的看台。西安体育学院基建处处长甘泽军表示,场地的建成投用为西安体育学院未来相关课程的开展创造了条件,他们将通过承接国内外橄榄球赛事活动,扩大这项运动的影响力。
“一整天比赛下来,我觉得草坪跑起来很舒服、功能用房的设计也很合理。希望我们学校的学生以后能来这里参加比赛。”陈卓说。
这个专业球场,或许有朝一日会迎来清华附中文安驿学校的橄榄球少年,只是届时带队的不再是陈卓。陈卓还没有确定离职后是到其他学校任教还是继续深造。
在延安的这两年时光,已成为她难忘的记忆。
“我最舍不得的就是这些孩子。”她说,“我想对他们说三点:一是就算以后不练球了,也不要忘掉橄榄球的五大理念;二是未来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把‘无体育不清华’的精神播撒出去,强身健体、报效祖国;三是用手抛球只能向后传,但人生要不断向前跑。”
“这些孩子可能以后不会从事橄榄球运动。只要他们能从橄榄球运动中学到一些东西,塑造出更完整的人格,勇敢面对每一个挑战,我这两年的付出就没白费。”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