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共济源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写了《中国共产党济源百年大事记》,现将全文刊发,以飨读者。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100年来,在济源这片红色热土上,中国共产党留下了光辉的印记,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伟业。《中国共产党济源百年大事记》突出反映党领导济源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探索实践的奋斗历程,充分展示建党百年济源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及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激励全区人民牢记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济源,奋力谱写中原更加出彩济源出重彩的绚丽篇章不懈奋斗。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中共济源第一个党组织成立 1927年6月,中共河南省委成立,指示各地建立党的组织。按照省委指示,党继新、史德秀在济源县城文庙建立了中共济源第一个支部。时有党员7人,党继新任书记,支部隶属河南省委。7月,大革命失败。8月,国民党反动当局在济源实行反动统治,压制群众的革命斗争,革命暂时转入低潮。在此严峻情况下,中共济源支部暂时停止组织活动。大革命时期,济源经历了马克思主义传播、声援五卅运动、迎接北伐战争,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到大革命失败的整个革命斗争艰苦考验,济源党组织受到了挫折,得到了锻炼,获得了极为深刻的经验教训。
2.中共济源特支的成立及重建 1928年4月,党继新、史德秀按照省委恢复各地党组织的指示,在县城文庙内建立了中共济源特别支部,隶属河南省委领导,党继新任书记。特支成立后,采取多种形式,由县城到农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军阀、反封建势力的斗争。同年11月,中共河南省委遭到破坏。次年1月,济源特支停止活动。党继新等人以教书作掩护,坚持地下斗争。1930年8月,中共洛阳中心县委派组织委员李锡珍到济源恢复党的组织,在延庆寺舍利塔内秘密召开党员会议,重建中共济源县特支,党继新任特支书记,张硕奇任组织委员,薛子中任宣传委员。特支机关设在济源县立师范学校,隶属洛阳中心县委领导。特支重建后,从经济斗争入手,围绕劳苦大众的切身利益,发动组织农民向土豪劣绅开展斗争,全县农民运动开展起来了。特支组织党团骨干分子发动群众和各界爱国人士积极投入到抗日反蒋洪流中。
3.中共济源县委成立 1931年11月,中共济源特别支部在孔山召开大会,宣布成立中共济源县委。党继新任书记,薛子中任宣传部长,郝步伦任组织部长。与此同时,共青团济源特支也改建为共青团济源县委,杨渐荣任书记。党团济源县委成立,为更好地开展抗日反蒋斗争创造了条件。
4.发动黄背坪起义,打响济源人民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指示,济源县委积极组织武装起义。1932年3月,党继新、薛子中召开党团会议,决定举行黄背坪起义,建立红军游击队。因起义行动失密,4月13日,国民党反动当局大举进攻黄背坪。在县委领导下,红军游击队英勇还击。14日,因寡不敌众,分散突围。黄背坪起义是党在济源以革命武装反击反革命武装的伟大尝试,在豫西北地区打响了游击战争的第一枪。
5.大明寺重建济源县委 黄背坪起义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济源。济源党组织停止活动。1932年5月,中共河南省委巡视员、焦作中心县委书记党继新在轵城大明寺召开会议,重新组建中共济源县委。土地革命时期,中共济源党组织多次遭到破坏或被迫停止活动,但济源共产党人在白色恐怖中,愈挫愈勇,毅然奋起,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任务。
6.发动沁济暴动,开展豫晋边区武装割据斗争 为战略配合鄂豫皖苏区反“围剿”斗争,中共河南省委制定了豫晋边游击战争计划,决定中秋节在济源、沁阳等地举行武装暴动。1932年9月6日,在中共河南省委巡视员、焦作中心县委书记党继新和沁阳党支部书记郭大佛等领导下,在沁阳义庄发动暴动,成立了豫晋边红军游击队。相继实施逯寨济贫、奇袭武山区公所等行动,实现沁济暴动计划。此后,红军游击队以原大寨为中心,在北至山西阳城、晋城边沿,南至济源勋掌、郑坪一带,西至王屋山,东至沁阳西北太行山沿线进行武装割据斗争。10月,豫晋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12月上旬,在敌众兵围攻下,暴动失败。豫晋边红军武装割据斗争,进行了建立苏维埃政权的伟大斗争,打击了国民党反动势力的嚣张气焰,动摇了国民党的基层政权;支援了鄂豫皖苏区红军的第四次反“围剿”斗争,扩大了党在豫西北地区的政治影响。
7.党继新英勇就义 1932年12月,中共济源党组织创建人和豫西北地区早期党组织领导人党继新在县城马号运动场被国民党反动当局杀害,时年26岁。2009年,党继新被评为河南省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60位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8.中共济源县工作委员会成立 1937年5月,共产党员杨伯笙受党组织派遣回到济源,恢复发展党的组织。8月,经豫西工委批准,建立中共济源县工作委员会。11月,中共济源县工委召开第一次会议,将工委改建为中共济源县委,杨伯笙任书记,史向生任组织委员,于思礼任宣传委员。
9.杜八联抗日自卫团成立 1937年11月,杜八联抗日自卫团在泰山庙成立,杨伯笙任团长,史向生任副团长。这是济源党组织领导的第一支抗日武装,也是豫北地区建立较早的一支人民抗日武装。之后,在党的领导下,逐步建立了稳固的杜八联抗日根据地。
10.中共晋豫特委和八路军晋豫边游击队司令部移驻济源邵原 1938年4月,中共晋豫特委和八路军晋豫边游击队司令部由山西阳城移驻济源邵原,以王屋山为重心,发展壮大抗日武装力量,开辟晋豫边抗日根据地。28日,八路军晋豫边游击队在济源邵原黄楝树村举行誓师大会。1939年1月,晋豫特委改称晋豫地委。至此,以山西阳城和河南济源为中心的晋豫边抗日根据地初步形成。
11.中共王屋直属区委成立 1939年8月,中共沁阳中心县委在邵原建立中共王屋直属区委。抗日战争爆发后,济源境内先后成立了中共济源县委、中共大河里区分委、中共济源县南县委、中共王屋直属区委四个中共县级组织,加强了抗日斗争的领导。1939年底,济源党员发展到283人,抗日武装亦发展到2000余人。
12.朱德总司令经济源赴洛阳与卫立煌谈判 1940年5月,朱德赴洛阳与卫立煌谈判途经济源,写下了气势磅礴的《出太行》诗篇。
13.中共济西工委成立 1940年7月,中共晋豫三地委在王屋地区成立了中共济西工委。1942年8月,中共济西工委改建为中共王屋县委,加强了对王屋山区革命斗争的领导。
14.豫晋边抗日联防区在邵原张凹建立 1942年1月,八路军南进支队重新开辟晋豫区。1942年4月,豫晋边抗日联防区在邵原张凹建立,刘忠任司令员,聂真任政委。
15.济源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 1942年7月,根据豫晋联防办决定,在晋城西土河建立了济源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由时任晋沁县长的范俊瑞兼任。当年冬,杨伯笙兼任济源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1943年5月,孙渊明任县长。县政府下设民政科、财粮科、文教科、司法科,辖第四、第五两个区公所。抗战胜利后,济源县抗日民主政府改称济源县民主政府。
16.王屋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 1943年2月,王屋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刘任道任县长。随之,又成立王屋县独立营。王屋县抗日民主政府和王屋县独立营的成立,为王屋山抗日根据地的开辟与巩固奠定了基础。1947年7月,王屋县撤销,一、三区归济源县管辖,二区划归山西垣曲县。
17.于思礼英勇就义 1943年10月,济源县委副书记于思礼在武山被伪军抓捕,杀害于武山前坡。1944年2月,中共济源县委、济源县抗日民主政府在蟒河口为于思礼召开隆重的追悼大会。为纪念烈士,把武山镇改为思礼镇。
18.发动第一次豫北战役 1944年6月,太岳军区部队在济源县抗日武装大队、王屋县独立营等地方武装配合下,发动第一次豫北战役。至9月初,共消灭伪军1200人,解放了东起坡头镇,西到垣曲县城附近,北起王屋山,南到黄河的大片土地和10万以上人口,扩大了济源、王屋两县的实际控制区。
19.支援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等数批八路军部队渡黄河南下 1944年9月到1945年4月,济源人民先后支援皮定均、徐子荣,韩钧、刘聚奎等率领八路军豫西抗日游击第一至第六支队从济源南渡黄河,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1944年12月27日,支援八路军南下支队在邵原毛田渡口踏冰渡过黄河。此外,上述各路部队的后勤人员和其他一些小股部队,也相继经济源南下。每有部队经过,济源人民都积极造船只、做军鞋、备柴草、修公路、运军火,付出了巨大代价,做出了积极贡献。
20.发动第二次豫北战役 1945年3月,在地方武装配合下,太岳军区发动第二次豫北战役。至4月底战役结束,收复国土1850平方公里,解放人口80余万,建立了济、沁、孟三县区乡政权,打通了与豫西解放区的联系。
21.解放济源县城 1945年8月27日,太岳部队和济源县独立营等人民武装解放济源县城,济源人民迎来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八年艰苦抗战,济源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地投入对日伪的斗争,前仆后继,英勇战斗。从1938年2月至1945年8月,济源军民对日伪作战上百次,八路军对敌作战数十次,毙、伤敌500余人,俘敌1500余人。济源地方人民武装先后有5批1200余人,携带武器参加了八路军。在八年艰苦卓绝的对敌斗争中,济源有上千人付出了宝贵生命。济源、王屋两县党的组织不断发展和壮大,由1937年底的12个支部120名党员发展到1945年8月的10个区委、58个支部、733名党员。地方人民武装也在战火中发展壮大,济源县抗日武装大队(后改称独立营)、王屋县独立营及各区区干队已发展到千余人。
22.豫北解放区军民发起济孟战役 1946年8月3日,太行军区司令员秦基伟指挥太行太岳主力部队,在济源、孟县、王屋民兵配合下发动济孟战役(即八三战役)。经5昼夜激战,攻克大小村镇50余座,生俘国民党三十八师十七旅副旅长王仰芝以下749人,毙、伤敌694人,缴获大批枪支弹药。
23.平息红枪会暴乱 1946年10月18日,济源、王屋两县结合部沿边山区发生红枪会暴乱。五天之内,红枪会暴徒胁迫参加暴乱的群众有5000多人,占领村庄130多个,王屋三区、济源七区的乡村政权被破坏殆尽。21日到28日,济源、王屋两县地方武装与太岳军区部队协同作战,迅速平息了暴乱。11月23日,太岳四地委在王屋县三区下韩旺村召开平息红枪会暴乱祝捷大会,处决崔子英等9名罪大恶极的叛乱分子,公祭被敌杀害的干部、群众。为纪念烈士,王屋县民主政府将王屋县公安队指导员刘廷芳牺牲的苏村改为廷芳村。
24.济源人民支援陈谢大军强渡黄河 1947年7月,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为配合刘邓部队经略中原,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运筹帷幄,命令陈赓、谢富治之四纵,秦基伟、黄镇之九纵,孔从周、汪锋之38军等部,由陈、谢统一指挥,强渡黄河,挺进中原。8月23日晨,集团主力在东起关阳,西至芮村全长30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黄河。经过血战,一举突破黄河天险。至26日,主力部队全部渡过黄河。渡河后,陈谢集团四个月四战四捷,解放县城36座、人口900余万,开辟了东西宽600余里、南北长千里的豫陕鄂解放区。济源人民支援陈谢大军强渡黄河挺进中原出动民工6.45万人,出工198万余个,修造大船62只,筹集面粉100万公斤、柴草150万公斤,修建道路70余公里,架设通信线路3万余米,牺牲船工9人,6000余名民兵民工随军远征,涌现支前模范272名。
25.济源全境解放 1946年12月14日,太岳部队第三次解放济源县城。济源、王屋两县军民解放了县城和广大农村,取得了人民自卫战争的决定性胜利。1947年8月31日,济源县直属连和杜八联民兵相继收复坡头、南陈、东寨等地,济源全境解放。
26.济源人民全力支援战略进攻 1948年2月19日,济源组建2000人的民工大队,赴前线支援临汾战役。从1947年7月至1948年6月,济源人民为支援解放战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据不完全统计:济源县先后动员战勤人力7万余人,出工250万余个,出动牲口4249头,大车1195辆,捐款2万余元,妇女做军鞋3.63万双,织支前土布46万余丈,转运护理伤病员3225人。全县平均每个劳力每月支前服勤23天,牲口每头每月服勤16天。先后派出参战民兵1100余人,配合解放军南征北战;出动随军支前民工1.34万人,保证了部队的军需供应。
27.太岳区武委会授予杜八联河防堡垒锦旗 1946年8月,太岳区武委会授予杜八联河防堡垒锦旗一面,并嘉奖了薛平华、李传玉等战斗英雄。23日,新华日报太岳版发表了《向杜八联人民致敬》的专文。
28.开展“三查三整”运动 为适应日益发展的革命形势,中共济源县委根据太岳区党委阳城会议精神,结合济源实际,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和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为主要内容的“三查三整”运动。从1948年11月1日到1949年5月25日,全县分三批开展了整党工作。整党分为六步:第一步,召开支部会议,传达整党的目的、方针和意义,启发党员的积极性,消除某些人对党的误解;第二步,召开支部成员与小组长的联席会议,讨论整党计划,回顾支部工作,为在支部大会上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做准备;第三步,召开支部党员大会,由支委作工作报告,开展党内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第四步,召开党员大会,摆功评过,审查党员;第五步,整顿支部;第六步,公开支部。通过“三查三整”,提高了党员素质,纯洁了党的队伍,壮大了党的力量,提高了党的战斗力。
29.济源干部南下开辟新区 为夺取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1949年3月,根据太岳四地委指示,济源县组织122名干部组成济源南下县、区党、政、群领导班子。在河北武安整训后,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第六大队三中队,南下开辟新区。济源干部途经山西、河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历时207天,行程3000余公里,于9月30日胜利到达福建省的霞浦、柘荣。济源南下干部,为开辟新区,建设霞浦、柘荣两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30.济源县第一次党员代表会议召开 1949年11月3日至9日,济源县第一次党员代表会议召开。出席会议代表389人,列席88人,共477人。会议传达了全国政协会议精神。县委副书记权民锋同志作《济源县支部建设》报告,县委书记王维平同志作《济源目前形势和任务》报告。会议审议通过《支部建设计划草案》和《关于今冬明春各项工作计划草案》。会议对于统一全县党员干部思想,进一步坚定信心、鼓舞斗志,起到了重要作用。从1949年11月到1955年6月,中共济源县委共组织召开了5次党员代表会议。
31.选举产生济源县人民政府委员会 1951年4月11日至17日,济源县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会议选举产生济源县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和济源县人民政府委员会。解放战争以来一直沿用的济源县民主政府正式更名为济源县人民政府。
32.中央人民政府老根据地访问团华北分团来济访问 1951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老根据地访问团华北分团来济访问,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和毛泽东主席向济源人民赠送了慰问信和毛泽东主席的亲笔题词,并到杜八联进行座谈和慰问。
33.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的第一年,也是我国进入有计划地经济建设时期第一年。济源县各级党组织,领导全县人民坚定地执行了党的总路线,开展互助合作、治山治水等生产建设运动,全县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34.召开济源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1954年7月10日至15日,济源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会议学习、听取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195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济源县人民政府对夏季工作的建议草案》及《政府夏征随征统购工作草案》。大会审查、讨论并通过了济源县人民政府当年的工作报告和下半年的工作计划。1955年12月22日,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选举产生济源县新的行政管理机构——济源县人民委员会,选举人民委员会委员12人。济源县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结束了新中国成立后暂由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过渡阶段,进一步健全完善了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济源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35.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 1956年1月,全县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农民、手工业者的个体所有制,基本上转变为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公有制;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基本上转变为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的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这两种形式的公有制经济已经居于主导地位,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基本确立。
36.济源县委成立工业部,统筹地方工业发展 1956年3月,济源县委设立了工业部,本着“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支农业”的指导思想,着手解决地方工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标志着济源工业发展的正式起步。
37.中国共产党济源县第一次代表大会举行 1956年5月10日至15日,中国共产党济源县第一次代表大会举行。出席会议代表377人,代表全县5544名党员。大会经过充分酝酿讨论,总结了济源各项工作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对过去工作中存在的领导作风、指导思想、党的建设、农业合作化、监察政治等方面的缺点、错误以及党内出现的骄傲自满情绪,开展了尖锐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使代表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密切了上下关系,增强了党的团结和对各项工作的领导。会议学习传达了《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关于处理在社会主义改造中中国共产党党员违反党的纪律的九项规定〉(草案)的决议》和《关于党的建设工作的决议》,通过《中国共产党济源县首次代表大会关于党的建设工作决议(草案)》。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中共济源县第一届委员会委员20名、候补委员1名;选举产生监委委员12名;选举出席省党代会代表6名,候补代表1名。济源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结束了长期以来党内实行的任命制,党员按自己的意志选举党的领导人,保证了广大党员的民主权利。此后,涉及全县的发展、人民生活等重大问题纳入了党代会的议程,为有计划、有目标地从事各项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38.筹建济源第一家县营工厂——济源综合冶炼厂 1957年5月,经省计经委批准,济源县财政投资4.5万元,筹建济源第一家县营工厂——济源综合冶炼厂。实现了当年建厂、当年投产、当年赢利。济源综合冶炼厂是济源县自力更生、白手起家建成的第一家县营工厂。它的建设成功,为进一步发展地方工业积累了经验。1957年底,济源地方工业发展到48家,形成了以小煤矿、小冶炼、小电业、小建材、小化肥为主要特色的地方工业体系。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召开,时任济源县委书记赵世珉同志作了《济源地方工业是怎样发展的》书面发言,详细介绍了济源县发展地方工业的经验。从此,济源的“五小”工业作为河南地方工业化的成功范例,对全省乃至全国地方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示范作用。
39.蟒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成功实践 1957年,国务院水土保持委员会授予济源县“蟒河驯服,万民受益”奖旗。从1953年冬开始的四年时间内,济源县组织展开以“百库千井万水窖”“十万(亩)梯田十万(亩)林”为主要内容的蟒河流域综合治理会战。治理工作取得巨大成效,受到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谭震林等的充分肯定。1958年,在中央召开的成都会议上,毛泽东主席对济源治理蟒河的经验予以充分肯定。1958年9月,国务院水土保持委员会再次奖给济源“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驯服洪水,为更高级水利化而努力”锦旗一面。1958年12月,济源县荣获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签发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奖状。济源成为全国农业战线的一面红旗。短短几个月内,全国就有26个省、市、自治区派出119个代表团来参观学习。此后,罗马尼亚、苏联、朝鲜、越南、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十多个社会主义国家都派出政府代表团到济源参观访问,对济源综合治理蟒河的经验给予高度评价。
40.济源成为新乡地区大办钢铁的主战场 1958年8月,济源县委组织3050人汇集克井公社,开始采矿生产,启动大炼钢铁会战。随后,新乡专署也组织原阳、延津等县几十万民工云集济源,济源成为新乡地区大办钢铁的主战场。1959年初,济源县委将12个人民公社在克井的所有钢铁厂合并,改制为全民所有制的地方国营蟒河钢铁厂。1959年,济源产铁21882吨,提前三年完成了国家下达的第二个五年计划钢铁生产指标,以全民参与为主要标志的大炼钢铁会战宣告结束。
41.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8月,在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大潮推动下,济源县委把全县35个小乡的775个高级农业合作社合并成了13个人民公社。全县形成乡社合一、政经一体,进而形成以社代乡的人民公社体制。1983年12月11日,济源县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关规定及中共中央〔1983〕35号文件精神,决定取消公社称谓,建立乡(镇)人民政府、经济联合社。全县普遍恢复了乡(镇)人民政府,建立了村民委员会,各公社(镇)党委改称乡(镇)党委。
42.济源至克井地方铁路开工建设 1959年7月,济源至克井铁路线开工建设,同年9月竣工,为济源第一条铁路。之后,又修建了济沁线、济孟线,到1972年,地方铁路总长达113.3公里。济源地方铁路贯穿济、沁、温、孟四县,是焦枝线济源站货物集散和克井工矿区煤炭外运的主要通道,不仅担负着货物运输的重任,而且还担负着客运任务,对济源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公路交通的发展和焦枝铁路电气化复线的贯通,地方铁路运输量逐年锐减。经省政府同意,2003年12月18日,济源市决定拆除地方小铁路。
43.认真贯彻执行以调整为中心的八字方针 1962年1月,中共济源县委第一书记侯树堂、第二书记田文郁到北京参加扩大了的中央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会后,全县认真纠正“大跃进”“反右倾”中的错误,贯彻执行以调整为中心的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采取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社会的积极措施,不屈不挠地同自然灾害作斗争,同自己的错误作斗争。经过艰苦努力,较为顺利地完成了国民经济调整任务。
44.留庄英雄民兵营的命名 1964年4月22日,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军区号召各基层民兵组织,积极向济源坡头留庄民兵营学习。6月9日,中共中央中南局、武汉军区党委决定授予留庄民兵营“英雄民兵营”的光荣称号。7月10日,中共中央中南局、武汉军区在济源坡头留庄召开留庄英雄民兵营命名大会。命名大会以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河南日报》《解放军画报》等各大新闻媒体先后做了大量的宣传报道,根据留庄英雄民兵营故事改编的戏剧《传枪记》、纪录片《英雄民兵营》、连环画《河防堡垒》《红泉渡》等文艺作品也广为流传。留庄英雄民兵营成为全国闻名的先进典型。
45.中国共产党济源县第二次代表大会举行 1965年7月16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济源县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出席会议代表743人,代表全县9754名党员。王振邦致开幕词,侯树堂作《中国共产党济源县委员会向第二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工作报告》,张性勇作《济源县1965年至1967年发展农业生产规划的报告》,李传清作《关于提案整理情况的报告》,赵则钦致闭幕词。会议对第一次党代会以来9年多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对1965年至1967年全县生产做了安排。会议认为,第一次党代会以来,全县人民在党领导下,各个战线都取得了很大成绩和宝贵经验。会议要求,要大学毛主席著作,突出政治;要因地制宜,狠抓生产措施,全面贯彻农业增产的八字宪法,突出水、肥、种、机和合理调茬等中心环节;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会议期间,17个劳动模范、24个单位作了书面发言,广泛交流了突出政治、大学毛主席著作,农业增产、加强民兵建设、各行各业支援农业方面的经验。会议选举产生中共济源县第二届委员会委员26名,候补委员5名;选举产生县监察委员会委员7名、候补委员2名;选举出席省党代会代表7名,候补代表1名。
46.济源县委成立引沁工程指挥部 1965年9月7日,济源县委成立引沁工程指挥部,组建了以县委书记侯树堂为指挥长的10人领导班子。引沁济蟒总干渠工程施工大体分为三个阶段,从1965年12月到1966年7月,济源人民单独完成了渠首至蟒河口长30.35公里的总干渠一期工程建设任务;从1966年8月到1969年6月,济源和孟县共同完成了从蟒河口至孟县槐树口全长82.77公里的总干渠二期工程;从1970年11月到1975年12月,由引沁局组织济、孟两县共同完成了对一期工程的扩容扩建。1966年至1979年,实施了配套建设工程。建成长100余公里的总干渠、160公里的29条干渠和千余公里的支渠、农渠,把蟒河流域数以百计的库、池、站等工程串联起来,形成“长藤结瓜”“红线穿珠”、引蓄结合、综合生益的完整体系,解决了济源、孟县、吉利3个县(区)的15个乡镇、355个行政村、40余万亩耕地、41.6万人的用水问题,从根本上打破了制约浅山丘陵地区工农业生产的水利瓶颈,使济源农业步入了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
(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