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今日要闻

91岁老党员的初心本色

记者 何岛

他9岁成孤儿,18岁入党。问到入党初心时,91岁的原一富依然用洪亮的声音作答:没有什么比为人民服务更光荣!

1968年深冬,原一富带领村民修渡槽,为给桥基排水,他脱下棉裤,带头跳进刺骨的冰水里,连续干几个小时不换班。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位于蟒河支流五指河上的新愚公渡槽依然坚固结实,桥孔也没有渗漏的迹象。

作为参与者,这是让原一富一辈子都骄傲的事。

但是,这也给他的身体留下了后遗症。53年了,每到深夜,原一富就腿疼得睡不着觉。

6月3日,在承留镇玉皇庙村,记者第一次见到原一富,他腰板直挺,走路带风。

他虽然有些耳背,但一开口,让人惊讶于他敏捷的思维和矍铄的精神,有力的手势更让人强烈感受到一位老党员刻在骨子里的风采。

“共产党给了老百姓活路,让我们过上了新生活。”原一富说,自己入党,就是想为国家出点力,这也是一种报答。

从初级社、高级社社长,到村委会干部,再到村支部书记,原一富在玉皇庙村干了40多年工作。

玉皇庙村曾有82个自然村,427户居民,分散居住在方圆50里的深山沟。

“干工作,全靠两条腿。”原一富常常是一大早就出门,家家户户,沟沟壑壑,他不知道跑了多少遍。

1957年,玉皇庙村还是靠天吃饭,村民连水都吃不上。时任互助合作社社长的原一富下定决心要给村里修水渠。

山高路远,经常赶不回家吃午饭,但他坚持不吃群众送的饭。

“无论走到谁家,他都说吃过了,不饿。”原一富的儿子原乃平经常听村里的老人说起。时间一长,原一富因饥饿过度患上了眩晕症、低血糖。

有一天,他正带领村民挖蓄水池,“扑通”一声晕倒在地上。大家知道原因后,心疼地说:“一富为了公家的事,不要命。”

后来,无论中午走到谁家,村民都会给他端上一碗饭。原一富说,你给群众一碗水,他们都记得好,这就是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

这样的感情是一种传承。原一富永远也忘不了他的入党培养人原有贞,那个胸膛带着弹片从战场上回来的战士。

“共产党员身上有着钢铁般的意志,敢想敢干,坚持到底。”每当遇到困难,原一富总是想起原有贞临终前在病床上交代他的话。

(下转第二版)

2021-06-17 记者 何岛 1 1 济源日报 c_68387.html 1 91岁老党员的初心本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