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牛曦阳)“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河南时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在示范区广大干部群众中持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稳字当头,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稳产、高产、优质。
“习近平总书记在赴渠首视察调研途中临时下车察看夏粮长势这一细节,传递出总书记对粮食生产、粮食安全的关注与重视。”济源市农业机械管理局局长赵宗英表示,他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视察时的讲话精神,推动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下一步,该局将继续聚焦粮食干燥、高效植保、玉米籽粒收获等薄弱环节,巩固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大力开展大马力、高性能、绿色、复式农机新装备试验示范推广;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强化补优补绿补新导向,加大对保护性耕作、秸秆综合利用、精量播种、精准施药、高效施肥、节水灌溉等装备、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整合农机推广、农机学校等培训资源,大力开展农机实用型人才培训、小麦机收减损等技术培训;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农机化技术指导和服务,积极开展送政策、送科技、送机具下乡活动,采取现场演示、实地培训、田间指导等方法,引导农民认识和掌握先进适用农机化新技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从培育好种子做起,加强良种技术攻关,靠中国种子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广大党员干部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备受激励。”济源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成东梅介绍,该院长期承担着国家和河南省粮食作物新品种联合区域鉴定试验,为优良农作物新品种的安全评价和推广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保障。成东梅表示,作为基层农业科研单位,要自觉扛起粮食安全这个重任,聚焦乡村振兴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强优质特色农作物新品种培育、引进及示范转化工作;注重农作物新品种和新技术的融合发展,加强良种良法集成配套转化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协调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多国限制粮食出口,粮食生产安全问题愈发显得更为重要,我们要将粮食生产安全牢牢抓在自己手中。”济源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研究员潘进军表示,示范区农业农村局农技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视察时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多重措施,促进粮食生产面积稳定、提质增效,确保稳产、高产、优质。下一步,济源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将继续加大新品种试验示范力度,遴选出优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品种,确保品种布局合理;强化新技术引进推广,促进农技农艺融合,为粮食丰产丰收打好基础;持续做好苗情监测服务,正确指导济源农作物管理;及时对群众进行技术管理培训,通过电视讲座、新闻媒体等进行宣传,扩大科技知晓率,确保粮食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