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运动

关于越野跑 你应该知道的那些事儿

随着马拉松运动在国内迅速流行,城市平坦道路上的奔跑已无法满足众多跑者,他们把目光转向更具挑战性的山野。关于越野跑,体育赛事运营机构、跑步“发烧友”和专业救援人员等业内人士建议从赛事管控、赛前准备和紧急自救等方面充分准备,应对训练和比赛“雷区”。

赛事细节决定成败

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条件恶劣的户外环境、不可预知的赛道情况、高手云集的户外跑团,只有在周密、严谨和科学的赛会组织下才相得益彰。

北京来跑吧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赛事经理王毓介绍,相比马拉松赛事,越野赛危险系数更高。“户外的海拔、气候,甚至是线路变化,都在已知中蕴含未知的挑战。”王毓说。

“赛事细节决定成败。”王毓说,赛前,赛事运营机构应与公安、气象等部门充分对接,获得天气预报、地理和气候资料。在赛前技术会议上,赛事运营商会与跑者分享赛道危险数据,并提示不同赛段的风险点和注意事项。

比赛前,赛事运营机构和主办方还会对跑者进行强制装备检查。“包括头灯、救生哨、保温毯等装备,目的就是帮助跑者应对赛道上出现的突发状况。”王毓说。

中国应急管理学会体育赛事活动与安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圣鑫表示,在越野赛中遭遇突发状况时,选手应尽快中止比赛。“在补给点之间,赛事组织方还应设立应急处置的帐篷,作为临时避难场所,并配备相关设施,安排相关人员。”李圣鑫说。

在国内,每年5月至8月赛季热潮袭来,不少赛事运营机构除了在比赛现场设置医疗服务点,还会增加移动AED设备,应对突发状况。王毓介绍,除了医疗服务,安保、通讯应急保障车辆也是赛事运营机构赛前准备的重点。

有国内知名赛事运营商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可从赛事的准备、运营管理和技术培训等方面持续加强对体育产业的市场引导。

“跑”百里者半九十

经过系统训练和循序渐进的经验积累,跑者要参加长距离的越野赛还需通过相应的报名门槛。“比如你报名参加100公里的越野赛,需要提供50公里越野赛的完赛记录。”34岁的河北省承德市市民袁国增说,他已长跑近10年。

“在参加长距离越野赛之前,我会通过官方数据充分了解赛道情况。”袁国增说。

对于一些特殊赛道,资深跑者要有相应的比赛策略。

袁国增介绍,如果是参加高海拔赛段比赛,或者冬季、雨季比赛,他和朋友会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小气候、大温差等情况充分预判,并做好准备。“保温毯、救生哨、弹性绷带、能量食品、水具、头灯、冲锋衣等强制装备,绝不能忽视。赛前,我还会根据赛道情况制订详细的比赛计划。”袁国增说。

在越野赛中,疲劳感会和身体不断“撕扯”,如何补充能量才能有效保护自己?

在北京工作的申震“跑龄”刚满10年。申震说,比赛中,他的补给原则是“少量多次”。“我是吃能够长效提供能量的食物,比如香蕉。比赛途中,我会多次到补给站补充能量,每次吃一点儿食物。”申震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已是资深跑者的共识。“越野跑的时候,一般出发比较早,天冷,我就穿有防风层的衣服,升温后再换上透气的衣服。”申震说。

户外安全要牢记

“在长距离的越野赛中,气温骤降会使人神情淡漠、剧烈颤抖、动作无法协调,甚至意识模糊。”甘肃蓝天救援队队长於若飞说,这些就是人体失温的表现。

“外界太冷,而人体无法产生足够的热量抵御严寒,人的判断能力会迅速下降,在户外非常危险。”於若飞说。

於若飞表示,跑者赛前最好在越野背包里准备巧克力等高热量食物。“用于救急的食物,要热量高、重量小。跑者要根据自己的出汗量和赛段距离来准备饮用水,装水过多会浪费体能。”於若飞说。

甘肃蓝天救援队提示,比赛前,跑者最好提前了解各个补给站提供哪些补给。

“坚持不了怎么办?退赛是最佳选择。”於若飞说,越野赛中不确定因素有很多,可能出现身体不适,如中暑、高原反应和意外受伤等,甚至比赛“虐”的程度超过自己心理和身体所能承受的极限。

100公里等超长距离比赛,比赛时间长,地域跨度大,不确定性高。袁国增、申震等人建议,广大跑友最好和经验丰富的队友结伴而行,并提前存好救援电话,遇到突发状况及时跟救援小组联系。“赛事运营方精准管控,跑者充分准备,我国越野赛事的前景依然广阔。”王毓说。据新华社兰州5月23日电

2021-05-25 1 1 济源日报 c_67344.html 1 关于越野跑 你应该知道的那些事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