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21时48分,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县发生6.4级地震;22日2时4分,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
灾情就是号令,时间就是生命。从漾濞到玛多,从西南山区到雪域高原,从中央到地方,救援行动紧急展开。
闻震而动,一切为了群众生命安全
灾难突如其来。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5月21日21时48分,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发生6.4级地震,在此前后还发生3次5.0级以上地震。截至22日6时,地震已造成3人遇难28人受伤。其中,漾濞县受灾7万余人,房屋受损1.3万余间,其中倒塌89间。
当抢险救援行动正在云岭大地紧急开展时,22日2时4分,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青海、四川、甘肃、西藏等地均有强烈震感。截至22日10时,玛多县、玛沁县共有8名群众受轻伤,有部分群众房屋和畜棚受损,部分道路、桥梁等不同程度受损。
震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漾濞、玛多地震发生后,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局连夜派出工作组赴云南、青海指导协助地方开展抢险救援救灾工作。22日下午,财政部、应急管理部向云南省紧急预拨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1000万元。
各地也紧急行动。漾濞地震发生后,云南省减灾委启动二级应急响应,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副省长和良辉率相关部门组成的省政府工作组赶赴地震灾区,省级财政紧急下拨2000万元、大理州财政下拨200万元应急救灾资金。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大理支队出动110名指战员作为第一梯队,出动车辆14台,携各类地震救援装备500余件赶赴灾区,云南省地震局立即派出43人现场工作队携带相关仪器设备连夜启程。
星夜兼程,只为生命。截至22日16时,云南调派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143车664人携带33条搜救犬和搜救装备赶赴震区,组织救援行动11起,解救被困、被埋压群众17人,正在对震中附近乡镇进行全面摸排搜寻,确保不漏一户一人。
玛多地震发生后,青海立即启动重大地震灾害二级应急响应。青海省应急管理厅及时向果洛地区紧急调拨23种、共34511件首批应急救灾物资。青海省消防救援总队集结4支重型救援队、6支轻型救援队、169辆消防车775名指战员,分批奔赴震区救援。
玛多县海拔高、气温低,地震造成的部分桥梁坍塌和雨雪天气也影响救援车辆行进,青海省消防救援总队全勤指挥部、西宁市、玉树州、青海省消防救援总队训练与保障支队等救援力量纷纷赶赴震区。
生命为重,让受灾群众实现“七有”
素炒蚕豆、白米饭、腌菜汤、咸菜,这很普通的饭菜,在25岁的漾濞县苍山西镇秀岭村村民陈琪看来,尤为香甜和珍贵。他和其他村民刚刚经历了惊心动魄的地震。在武警官兵的帮助下,他们吃上了震后第一餐。
这是抗震救灾一线的温暖一幕。地震发生后,各方救援力量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做好人员搜救、群众安置等工作,大批帐篷、棉被等救灾物资运抵灾区,受灾群众第一时间实现有临时住所、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有医疗服务、有安全感、有卫生防疫举措的“七有”。
22日凌晨,记者在进入云南漾濞地震震中区域的公路上,不时看到散落在路旁的石块。在县城附近的城中村,一些老房子垮塌严重。
“今天一早,村干部就给我们送来了水和面包,叮嘱不能再住在房子里。不久后,消防官兵就来为我们搭帐篷了。”村民杨绍美说。
目前,进入漾濞县的道路通畅,高速公路已开通救灾绿色通道。全县已设置集中安置点380个,通过集中和分散安置85802人,各乡镇组织群众撤离到安全地带。
玛多是青海省海拔最高县,地震震中5公里范围内平均海拔约4300米,人口稀少。在赶赴震中的路上,记者也出现了头晕、恶心等严重高原反应。
玛多县年均气温零下4摄氏度,当地全年供暖期长达11个月。从县城看,远处山顶堆满了积雪。22日14时,记者所在的玛多县城仅有2摄氏度,空中一直飘着雪花。
记者在玛多县政府广场的临时安置点看到,工作人员正在给群众、工作人员发放馒头、花卷、热茶等食物。“家里没有损失,在帐篷里吃的饭,物资有保障,感觉很安心。”住进安置点的藏族群众才让加说。
众志成城,全力以赴抗震救灾
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党员。在震中村庄、在各个安置点、在保通施工现场,一面面党旗迎风飘扬。在两地地震灾区,党员干部成为抗震救灾“先锋队”,成为灾区人民的“主心骨”,成为受灾群众的“贴心人”。
21日22时20分,漾濞县人武部部长熊庆锋带消防大队15人、苍山西镇基干民兵30人赶赴震中苍山西镇秀岭村,成为全州第一支到达震中的救援队伍。救援队伍到达后,立即对全村80户299人进行入户灾情摸排,开展紧急疏散、隐患处置、群众安抚、搭设帐篷等工作。
在玛多县,共产党员、黄河乡藏文寄宿学校校长张月清不顾个人安危,第一时间组织教师疏散学生,从住的帐篷到吃的晚餐,她事无巨细,一一安排,就像是学生们的“妈妈”。“好多孩子连袜子都没穿就跑出来了,我们担心他们睡觉时冷,就在地上铺上厚垫子。”张月清说。
受灾群众和救援力量上下齐心,众志成城战胜突如其来的灾难。
云南、青海接连发生强震,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组织专家对云南漾濞近期地震活动进行分析研究,认为目前已经构成前-主-余型地震序列。
青海地震局介绍,经专家紧急会商,综合判定认为青海玛多地震为主震-余震型,余震活动水平为6级左右,不会对西宁、海东、海南、黄南等地的工作或生活造成大的影响。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抢险救灾工作依然面临一些困难。云南漾濞地震灾区存在灾害程度深、重建任务重等困难,而且余震不断,记者采访时大地不时震颤;青海玛多地震灾区海拔高、气温低,未来3天以雨夹雪转多云天气为主,部分地区有积雪,对救援造成不小影响。
22日,应急管理部工作组抵达漾濞县后,立即与省、州、县有关负责人交流前期抗震救灾工作开展情况,赶赴震中查看灾情,慰问受灾群众。
应急管理部工作组成员高玉峰介绍,下一步将继续不留死角搜救被困人员和抢险救援,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加强震情监视监测和地质灾害等隐患排查除险,统筹疫情防控和抗震救灾工作,确保社会秩序安定稳定。
在玛多县,恶劣的自然气候挡不住抢险救援的步伐。青海省消防救援总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把全力救助被困群众作为首要任务,密切关注灾情变化,合理调派力量,全力以赴全覆盖地搜救被困群众,并深入排查各类隐患问题,积极服务灾区群众生产生活。
目前,云南、青海正有序做好救灾物资发放、转移安置群众、灾情核查上报、伤员医疗救治、灾区排危除险、防范次生灾害等工作,全力以赴取得抗震救灾胜利。据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