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导读 ●
春夏秋冬,走进克井镇茶店村,目光所及皆有美景。起伏的梯田里有村民在耕种,诗意的果园里有村民在劳作,气派的企业中有村民在工作,敞亮的家门口有村民沉浸在花香中……
从贫困山村到美丽乡村,茶店村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一步一个台阶,一年一次跨越,逐步完善,层层奋进,书写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茶店村,这个在“世外桃源”大放异彩的村庄,产业因特色而兴,村民因产业而乐,村庄因民富而美。脱贫不是重点,致富才是目标。眼下的茶店村,目标叠加、项目如“繁星”,茶店村村民上下齐心、干劲十足,正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阔步走上乡村振兴的新征途,他们用勤劳的双手生动地描绘一幅乡村振兴新画卷。
天微亮,鸟欢叫。茶店村的三名驻村工作队队员行走在平坦的乡间小道上,看看生机勃勃的核桃树,瞅瞅整齐的白菜制种大棚,往血桃采摘园里添把土……每天这样悠哉地在村里、地头走一圈,成了他们最“伟大”的工作,以及自我价值的最美呈现,他们乐在其中。
“吕书记、老付、小凯,你们吃饭了吗?来喝点甜汤吧?”
“吃过了,吃过了,你们在聊啥呢?”
“聊聊咱的好日子,还有啥挣钱的活多给我们介绍点。”
看到驻村工作队队员走过来,在村口唠嗑的村民热情地跟他们打起招呼,这干群和谐一家亲的画面,正是该村奏响乡村振兴乐章的体现。
脱贫户的“网红梦”
提起茶店村贫困户的“奋斗史”,贾玉霞最具代表性。记者在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带领下,来到贾云霞家。
知道有人要来,贾云霞早早地等在门口。只见她穿着黑夹克、黑裙裤,身材高挑匀称,笑容羞涩而幸福,看起来时髦又漂亮,让众人眼前一亮。
“我新学了一个舞蹈,正准备拍个抖音视频。”贾云霞微笑着说。
坐下来交谈时得知,贾云霞今年48岁,家里原有5口人,10多年前,她的公公和丈夫先后患病,都丧失了劳动能力,巨额的医药费让这个本就贫困的家庭苦不堪言,再加上需要供养两个学生,2015年,贾云霞家因病、因学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然而令人欣慰的是,瘦弱的贾云霞并没有被生活的苦难压倒。在驻村工作队队员和村干部的帮助下,贾云霞承包了一辆拉粪车,每天挨家挨户服务村民。驻村工作队队员还帮她争取了一个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负责村内近2公里的道路保洁工作。此外,闲暇时她还在村里的服装加工厂工作,并入股了村里的合作社,申请小额贷款在村里的奶牛场养了一头奶牛,每年都获得两份稳定的分红。2016年底,勤劳的贾云霞光荣脱贫。
脱贫后的两年内,贾云霞的公公和丈夫先后撒手人寰。在大家的鼓励和帮助下,贾云霞很快重拾生活的信心,她的儿女也先后毕业并参加了工作,一家人的生活从此走上正轨,日子越过越红火。
“现在生活好了,我喜欢玩抖音。每天在抖音看看人生百态,让我有了更加努力生活的动力。”贾云霞边说边拿出手机翻出自己拍的抖音视频给记者看。
记者看到,贾云霞的抖音里拍摄了近350个视频,视频内容积极向上,有唱戏的,有跳舞的,有鼓励大家努力生活的……她时常在抖音里感谢党和政府,她明白,如果不是党和政府的帮助,她的生活不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贾云霞积极乐观的生活状态,成为抖音里的一股清流,她的抖音账号吸引了近800个粉丝关注,粉丝数量逐日递增。
“她热爱生活,看她拍的视频,对生活更有劲儿了。”作为贾云霞的一个粉丝,茶店村驻村第一书记吕寅笑着说。
驻村工作队的“富民梦”
吕寅、付福军和任小凯三人是示范区管委会办公室派驻到茶店村的驻村工作队队员。其中,付福军年纪最大,驻村时间最长,从2016年至今,他已经在茶店村驻村4年多了。
摸着手上鼓起的泛黄粗糙的老茧,付福军笑着说:“这些老茧是我成为一个农民的见证。”
付福军向记者介绍,去年,驻村工作队队员和茶店村村干部一合计,新上了一个13亩血桃采摘园项目,他们盘算着做出点成绩后再带领村民一起种植。
说干就干,为了节省开支,付福军三人不愿多请劳力,便自己亲力亲为。松土、挖坑、种植、浇水……每一项工作,每一道工序井井有条、一丝不苟。
来到血桃采摘园,付福军指着发芽开花的血桃树乐开了花。“据目前来看,血桃树生长得很不错,在我们的精心管理下,一定能有不错的收成。”付福军说着,便走进田里捡拾枯枝杂草。
血桃树3年才结果,为了充分利用土地,付福军等人准备在血桃树下种红薯,长短效益相结合,为壮大茶店村集体经济收入打下坚实的基础。
吕寅向记者介绍了茶店村目前的四大增收门路:投资4万元建成巨力钢丝绳产业扶贫茶店村索具加工车间,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村民闲暇时在这里打工,人均日收入可达100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对全村耕地进行集中流转,落实蔬菜制种面积80亩;发展血桃采摘园项目,吸纳贫困户入股,除了保底分红外,村民可参与除草、打药、收菜籽等劳动获取额外收入;发展服装加工产业,制作劳保手套和隔离服,村民可就近务工。
全村人的“致富梦”
“以前就只是在家里带带孙子,这两年村里开了服装加工厂,我们这些妇女不出村都把钱挣到手了,还不耽误照顾家,一把年纪了,却活得更有价值了。”年近六旬的茶店村村民张海英对现在的生活状况很满意。丈夫和孩子在外打工,(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