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小沟背,去倾听一场溪水的交响乐。
先是漫山遍野的绿压了过来,如大海的波涛,带着清爽的气息。深呼一口气,这清爽便丝丝缕缕地钻进了喉咙,如精灵般在肺腑间萦绕,然后,带着都市的雾霾和尘埃呼出体外,不由分说地先给你洗了一次肺,清了一次胃,爽了一次心,畅了一次神。溪水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了出来,在脚下打了个漩,扑几朵浪花到岸上,润湿了脚下的草,打湿了草边的花,尔后便转身向远处游去,留下了一串环佩般叮叮当当的响声。有人问,大家形容溪水的声音时总会用“溪水淙淙”或“潺潺流淌”,你为什么要用叮叮当当呢?因为小沟背的溪水不同于别处,处处充满了神秘和圣洁。溪水的声音更如道德高僧手中召唤灵魂的梵铃,清脆悠扬,吸引着你不由自主地循溪流的水声前行,一步步向大山深处走去。
慢慢地,山道两旁的石头多了起来,有的如卧佛一般躺在路边,有的则像吃草的老牛俯首在山坡上。细看,每一块石头上都镶金嵌玉般有着数不清的细碎彩石,更给这些石头增添了诸多神秘色彩。更有数不清的石头隐卧在山坡的草丛中,如同古人布下的阵法中埋伏着百万重兵,摇曳的蒿草是武士盔甲上的战缨,山梁上那棵高耸的老树定是等待得胜的旌旗了。这个时候,溪水的声音也变得紧凑起来,“哗啦啦、哗啦啦”,一声紧似一声,如同武士们临阵前紧张的心跳声,让人听得不寒而栗。不知道山中会不会突然伏兵四起?会不会瞬间呐喊震天,金戈铁马荡起硝烟弥漫?
这个时候,我正在河南省济源市的小沟背风景区内,一边倾听着溪水的歌唱,一边踩着布满了鹅卵石的山道前行。谁知道,越往前走,道路变得越加湿滑。再看脚下时,发现鹅卵石山道在不知不觉间变成了青石台阶,并且上面犹如抹了一层牛油,给人的感觉非常滑腻,似乎稍不留神就会跌倒在地,无奈就放慢了节奏,收紧了步伐,战战兢兢地一步步向前迈进。
慢慢地,溪水的声音再次发生了变化,变成了音符和节拍都非常分明的曲子,在高低平仄间不停地转换——时而高亢激昂,时而缠绵悱恻,似乎有人在轻轻地弹奏着溪水,溪水中的浪花和波澜则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了。停下脚步细细地品味时,才发觉声音是从前方山道的拐弯处传来的,萦萦绕绕,如云如雾般氤氲了身前身后的山谷。这个时候,我想到了刚刚进入小沟背时听到的溪水声。当时,我还形容那是高僧手中梵铃的声音,召唤着人们的灵魂前行,没想到溪水声到了这里却一波三折,变得更加离奇和诡谲。再是有极高定力的人,也抵御不了这溪水声的吸引,只好循声前行,去探求溪水的秘密。
山道转过一道弯,七叠瀑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这是两座紧紧拥抱在一起的山峰,绿色的荆棘,葳蕤繁茂的青草,还有高高低低的树木,形成一堵绿色的崖壁。瀑布先是从两座山峰之间豁口处跃出,翩然而下,精彩地亮了一下相,就钻进了崖壁上茂密的绿草中不见了。再看到它时,已经变成了两条细细的小瀑布,分别从两侧的山峰中跳跃而出,交叉后再次隐入绿色的崖壁……就这样,七叠瀑一忽儿跃出,一忽儿隐身,一忽儿化成涓涓细流,一忽儿又变成了飞腾的狡龙,幻化不绝。这块绿色的崖壁成了天地间最大的舞台,七叠瀑在这座舞台上进行精彩的演出,让每一个前来的观赏者叹为观止。
只有站在七叠瀑下,仔细地领略七叠瀑的风采,才能真正地体会到它在中国旅游界闻名遐迩的妙处——既不是如万马奔腾咆哮而下的大型瀑布,更不是声震九天雷霆万钧型的高垂直水瀑布,而是如藏在深闺人未知的小家碧玉,在小沟背这个美丽的地方悬挂着一条温柔的条,一段洁白的纱,唱着舒缓的小夜曲,抚摸着每一个饱受红尘俗世浸染而疲惫不堪的灵魂。
当然,随着七叠瀑演奏而起的,还有一段段溪水演奏出的不同的曲子,最后汇集成了具有小沟背特色的交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