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风吹麦浪大地歌

(上接第一版)

“植保无人机喷洒药物特别均匀,省工省时,1000亩小麦,一天就能干完。”种粮大户李玉进竖起了大拇指。

从春种到秋收,农田啥时间段该干啥活,李玉进不需要怎么操心,平时会有技术人员定期上门服务。

起飞、前进、悬停、降落一气呵成,植保无人机一天内可以完成上千亩甚至上万亩田地的喷洒作业。这不仅让农民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还让智慧农业、大农业落地生根。

实现藏粮于技,还要有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的现代农民。种粮大户,把农民的土地托管起来,实行集中连片规模种植,引进先进技术和大型农业机械,种植绿色小麦,在黄土地里“刨”出了黄金。

专业人干专业事。截至目前,济源已实现托管土地面积30万亩,服务农户1500户。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耕种到田间管理,再到收获、加工、销售,带动了藏粮于技的落实,推动了粮食生产稳产高产,实现了农民增收。

科技赋能,让农田成为充满“智慧”的沃土。信息化、智能化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农民收益。2020年,济源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由2011年的51.06%提高到82.69%。

据了解,按照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监测评价标准,济源已处于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中高级阶段,完全有希望在全国率先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

藏粮于地,粮食供给高品质

“与普通小麦相比,优质小麦一亩地能多收入200元。从种子、化肥到农药,政府还有补贴。”订单收购、现钱结算,这两年,李玉进尝到了种植优质小麦的甜头。

每到丰收季,一边,麦浪滚滚粮归仓;一边,打包验收快运走。收获和收购同步进行,济源的优质小麦迅速走向更大市场。

为啥优质小麦如此“抢手”?优质小麦品质好,适合做面包、面条、月饼、千层饼、空心饼等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面粉的需求日益高端化和专用化,优质强筋小麦在市场上非常“受宠”。

从2018年开始,济源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连续4年增加,今年达到15万亩,实现了安全供给、结构优化。

近年,济源依托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建设基地和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让优质小麦不仅“种得好”“卖得出”,还卖出一个好价钱,通过产销一体化发展,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好地产好粮,好粮卖好价。

“市场小麦一般是一斤1.2元左右,有的还没进仓就被客户拉走了,现在咱这是品质好不愁卖。”济源一家社会化服务组织负责人告诉记者,丰收在望,今年提高了仓储能力和现金支付能力,收购时会根据国家政策,提高优质小麦的收购价,确保农户收益。

目前,济源通过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建设基地项目的示范与推广,已逐步形成小麦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和栽培技术规程,通过科技手段提高单产,通过绿色创建提质增效,通过建立试验区、示范区带动小麦绿色高质高效技术的推广应用。

济源在重点发展优质小麦、优质玉米的基础上,坚持“稳猪、壮牛、强禽、补渔”的思路,肉、蛋、奶、水产品等“菜篮子”供应充足;制种蔬菜面积3.8万亩,建成国家区域性蔬菜良种繁育基地、国家出口蔬菜种子质量安全示范区;“济源核桃”“济源冬凌草”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一村一品”村达到68个,特色优质农产品呈板块化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断提高。

奋进“十四五”,开启新征程。济源示范区将继续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步伐,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济源粮仓”的力量。

2021-05-11 1 1 济源日报 c_66672.html 1 风吹麦浪大地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