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时节望丰收。5月5日,梨林镇小官庄村附近,麦田青青,绿浪翻滚。
下午3点左右,济源农商银行梨林支行副行长李哲和同事在田边停好车子,朝地里正忙碌的张电波喊:“老张,这麦子快熟了吧?”
“6月初就能收割。”张电波笑着迎过来,“到时候,又该交地租了,再加上夏种的肥料和种子费,少说也得80万元,贷款的事还得麻烦你们啊!”
“有啥麻烦的?我们就是来给你解决问题的。”李哲边说边掏出手机,“来来来,我教你在手机银行上直接申请贷款。学会以后,再需要用钱,你就不用往银行跑啦!”
张电波是梨林镇的种植大户,也是济源农商行重点扶持的乡村振兴带头人。他介绍,种地的季节性、周期性比较强,经常是夏秋播种季节急需周转资金。农商行根据他的实际情况,不光逐年提升授信额度,保证他随用随贷,还给予了一定的利率优惠,减轻了他的负担。
“往年每次贷款,农商行的人跑前跑后,可没少帮忙!”张电波说,“今天这个手机贷款操作,也得感谢李行长,如果不是人家手把手指导,我还真弄不成!”
这边“现场教学”刚结束,李哲就又马不停蹄地赶到梨林镇前荣村养殖户李林才的奶牛养殖场。
李林才的奶牛养殖事业去年刚刚起步,但喜人的市场行情让他浑身充满了干劲儿。他喜滋滋地说:“去年去新疆考察奶牛行情,一看势头好,我就果断购买了140头奶牛。第二次还想购进100多头,但是资金紧缺,干着急啊!多亏了咱农商行的帮忙,让我一次性贷了100万元,抓住了好时机。”
“时机就是金钱。今年如果行情不错,我还要扩大养殖规模!”李林才说。
“没问题,只要你有资金需要,我们就可以帮你增加授信额度……”李哲拍着胸脯保证。
群众利益无小事,最是细处见人心。着力解决群众各种“急难愁盼”问题,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身边事,是习近平总书记最牵挂的事,也是济源农商银行的初心。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自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济源农商银行迅速行动,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把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重点围绕助力乡村振兴制定任务清单,开展专项行动,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
“为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我们组织党员干部职工走进田间地头,深入农户家中,了解群众资金需求,宣传普惠金融知识,开展批量授信‘回头看’、金燕e贷用信等现场金融服务,足迹遍布525个行政村,用贴心、更优质、更全面的金融服务,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济源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卢新强说。
据统计,2021年1至3月份,济源农商银行累计发放涉农贷款23.0869亿元,累计发放农户贷款11.0551亿元,为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