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文史

济水源头变迁探析(上)

李保国

图2:济源盆地南北向横切剖面图

图1:济源盆地东西向横切剖面图

作者简介:

李保国,现为济源市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副主任。

内容提要:本文从文献记载、地质考古、历史演变等多方面论证认为,《山海经》“济水出共山南东丘”是对史前济水发源地的客观真实记载,共山指太行山南端,东丘指济源盆地,史前独流入海古济水先后发源于太行山之南的“济源古湖盆”和“济沁洼地”,水量巨大且水清沙少,与盆地南缘的黄河相互分隔、各自独立,形成独立的济水源头水系。约4200-4100年前发生了史前大洪水,引发黄河改道北流截断济水,独流入海古济水从此消亡,与黄河交叉的《禹贡》新济水形成。此后,济水源头经历了从“济沁洼地”到《水经注》东、西二源的变迁。

济水是中国历史上变迁较大的一条河流,经历了从独流入海到与黄河交叉、到最终基本消亡的一个演变过程。在这个演变过程中,济水源头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迁。本文根据古代文献资料,结合现代地质科学研究成果,试图解答济水源头变迁之谜。

《山海经·海内东经》记载:“济水出共山南东丘,绝钜鹿泽,注渤海,入齐琅槐东北。”这应该是我国古代文献资料关于济水的最早记载。“济水出共山南东丘”这句话信息含量非常大,指出了古济水的发源地,对我们研究古济水的源头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献资料价值。

●“济水出共山南东丘”记载了史前独流入海古济水的发源地

《山海经》中对济水的记载,绝不是远古的神话传说或作者的主观臆想,而是客观真实的。记载中提到的地名一共有6个:共山、东丘、钜鹿泽、渤海、齐、琅槐。除了共山、东丘还需研究考证,其他4个地名都是十分明确的。钜鹿泽也称巨鹿泽、大陆泽,位于古代河北平原;渤海就是现在的渤海;齐为春秋战国时的齐国、齐地;琅槐是古县名,在今山东利津县东南。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当时作者记载共山、东丘时,应该是很明确的,只是后世由于历史地理的变迁,共山、东丘区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后人无法了解济水源头的真实情况,也就搞不清楚共山、东丘的具体所指了。我们应借助现代地质科学的研究成果,对共山、东丘进行科学考察论证,弄明白共山、东丘究竟在什么地方。虽然《山海经》这本书存在较大争议,有很多至今人们解释不清的志怪内容,但其关于济水的记载没有任何离奇古怪、荒诞不经的内容,短短4句话21个字,所涉及的地名内容是确切存在、真实可考的。因此,可以确定《山海经》记载的济水是真实可信的。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较早的地理文献。它所记载的济水应该为夏代之前独流入海的古济水。虽然《山海经》成书于西周至西汉时期,但其记载的内容并不仅限于西周至战国时期,很多内容反映的可能是中国远古时期或者史前时期的情况。通常情况下,叙事年代与成书年代是一致的。但在古代,特别是夏代之前,没有文字,很多重要信息依靠图画、口传等形式传递。到西周、东周时期,文字开始发达,人们便将流传下来的图画、口述内容用文字书写下来(据记载,《山海经》最早根据古代图画编撰而成)。这个时期,就成为《山海经》等中国早期书籍的成书年代。汉代刘歆认为,《山海经》“出于唐虞之际”,应该是指其记载的内容是夏代之前的,“唐虞之际”即尧舜时期的情况。清四库馆臣认为,《山海经》的内容为“大禹行而见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坚闻而志之”。因此,《山海经》记载的很多内容可能是夏商时期,甚至夏代之前的情况。《山海经》关于济水的记载共有4句话,第一句讲的是济水的发源地,第二句和第三句提到了钜鹿泽和渤海,没有提到黄河。这说明那时济水和黄河是各自独立的,没有相互交叉,济水从源头直接流经钜鹿泽注入渤海。如果那时济水先流入了黄河,那么《山海经》提到的可能就不只是共山、东丘、钜鹿泽这些地名了。况且共山、东丘距离黄河仅数十公里,作者知道共山、东丘,一定也知道黄河。但《山海经》只记载了共山、东丘、钜鹿泽等,没有提到黄河,只能说明那时济水没有流入黄河,济水和黄河没有交叉,而是各自独立、互不影响。正因为济水与黄河互不交叉,所以济水从源头直接流经钜鹿泽,注入渤海,这就是史前独流入海的古济水。相应地,“济水出共山南东丘”记载的应是史前独流入海古济水的发源地。

需要说明的是,《山海经》记载济水的4句话中,前3句是《山海经》的早期作者对史前济水的完整记载,最后一句“入齐琅槐东北”,按照逻辑关系,应放在“注渤海”之前,实际上却位于“注渤海”之后,而且“琅槐”是仅存在于西汉时期的一个古县名。据此分析,该句应该是西汉时期的某位编校者(刘向、刘歆或其他作者)增加的,反映的是西汉时期与黄河相交叉的济水的入海河道。有人据此认为《山海经》记载的济水是西汉时期的济水,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共山、东丘的地理方位探讨

1.“共山”指太行山南端

共山是一个历史地名,现在已经没有这个地名了。《水经注》在“济水卷”中认为“共山”在济源城北,在“清水卷”中又认为“共山”在今辉县市北,现代有人认为“共山”就是济源市北的孔山。这些解释都脱离了史前实际,不符合《山海经》的原意。作为历史地名的共山在哪里?作为古济水发源地的共山又在哪里?

首先,从历史渊源看,共山名称的来源与我国远古时代的共工氏有关。我国古代有以族氏名称命名地名、族迁名随的惯例,最早的“共山”是指共工氏居住活动领域之山。共工氏是自太昊伏羲氏至炎帝、黄帝、尧、舜、禹时代显赫于中华民族历史舞台的氏族部落,以善于治水闻名于上古之世。根据有关学者研究,夏代之前共工氏长期活动于黄河中游两岸,即现在的豫西和晋南一带。这一区域的山都有可能被称为“共山”。这一区域的山较多,作为济水发源地的“共山”具体指现在的哪一座山?这需要结合《山海经》“共山”的地理方位进一步分析。

其次,从地理方位看,“济水出共山南”,也就是济水发源于“共山”的南边,则“共山”应该在济水发源地的北边。济水作为一条独立起源的大河,其发源地往南不能越过嵩山,往西不能越过王屋山,往北不能越过太行山。因此,济水的发源地只能被限定于嵩山以北、王屋山以东、太行山以南的区域。在这一区域,位于北方的山脉是太行山。太行山总体为南北走向,从南向北绵延400余公里,位于豫西和晋南之间。位于济水发源地北方的“共山”,显然不是指整个太行山,应为南太行,更确切地说应为太行山南端。因此,“共山”具体应指太行山南端。太行山南端的西部为中条山和王屋山,该地区的河流均向南流入黄河,不可能成为济水的发源地。太行山南端东部的河流流出太行山后,进入山前缓坡平原,即怀川平原或称“济源盆地”。由于受怀川平原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地势影响,河流主要由西向东流动,符合济水发源地河流流向的基本条件。因此,作为济水发源地的“共山”可以进一步具体为太行山南端的东部或是太行山的东南端。据此可以说,广义的“共山”是指太行山南端,狭义的“共山”是指太行山东南端。今济源市大社村东约300米处有一个小山丘名曰“共山”,无人能说出其名称来历,它是否与史前时期的“共山”有关无法知晓。

2.“东丘”指太行山南端偏东方向的“济源盆地”

丘,甲骨文字形,本义为自然形成的小土山。下面是几个主要字典对“丘”的解释。《尔雅》:“非人为之曰丘。”;《说文解字》:“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博雅》:“小陵曰丘。”;《康熙字典》:“阜(土山)也,高也。四方高,中央下曰丘。”;《新华字典》:“小土山:土丘。沙丘。丘陵。丘壑。”根据上述字典的解释,“丘”的含义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自然形成。《尔雅》和《说文解字》的解释均强调“丘”是自然形成的,非人为堆筑的。根据这一解释,《水经注》所谓的“原城东北有东丘城”的说法是不符合的。二是高出凸起或起伏不平。“丘”可以是一个或数个凸起的高地、丘陵、小土山,也可以是一片起伏不平、沟壑纵横的区域,如沙丘、丘陵、丘壑。三是四方高、中间低的区域。这是《康熙字典》的解释,指相对于四周的高山而言,中间地势低的地区称之为“丘”。这说明四周低中间高的区域可以称之为“丘”,反过来四周高中间低的区域也可以称之为“丘”。综合上述解释,“丘”具有这样的含义:自然形成的、群山环抱之中的、平地丘陵洼地交错相间的一片区域。根据“丘”的这一含义,“东丘”从字面上可理解为“共山”(太行山南端)之南、偏东方向的一片平地丘陵洼地交错相间的区域。

有没有这样一片区域呢?现代地质工作者通过地质勘探,发现太行山南缘存在一条东西向的断裂带,进而形成了济源凹陷和济源盆地,其范围涵盖济源和焦作地区。张功成曾指出济源凹陷:“介于中条山和太行山与EW走向的嵩箕隆起之间……东西长约80km,南北宽约35km,面积为2800km2。”首先,从现代卫星地图上看,济源盆地北面是太行山,西面是王屋山,南面是嵩箕隆起(嵩山余脉邙山),东面是武陟凸起,中间是怀川平原(济源和焦作平原地区)。济源盆地正处于这样一个四面高、中间低的地形中,完全符合“四方高、中央下曰丘”的地形特点。其次,从济源盆地的地理方位看,“共山”是指太行山南端,而济源盆地正好位于太行山南端的东面,也就是“共山”南的东面,符合“东丘”的地理方位特点。第三,从济源盆地的地貌特点看,济源盆地内平原、丘陵、河流、洼地交错相间,符合“丘”的地貌特点。第四,从济源盆地的地势特点看,济源盆地总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与古济水(不同于后来东南流入黄河的济水)自西向东的河流流向相吻合,符合济水发源地的基本条件。据此可以看出,济源盆地完全符合“东丘”的特点,“东丘”应指济源盆地,“济水出共山南东丘”意为古济水发源于太行山南端的济源盆地。

从济源盆地内部的河流水系流向看,济源盆地大体又分为北、南两大区域,分别形成了各自独立的水系。盆地北部区域中出自太行山的众多河流,先沿东南方向汇聚至济源盆地中部,然后沿东北方向流出济源盆地;盆地南部边缘为自西向东流的黄河。据此,将“东丘”理解为济源盆地北部区域更为准确。因此,广义理解的“东丘”是指济源盆地;狭义理解的“东丘”是指济源盆地北部区域。《山海经》“东丘”的表述很简略,其本义具体所指难以武断界定,兼取广义理解、狭义理解更为周全。

“东丘”指济源盆地,但济源盆地的范围很大,面积达2800km2。那么,古济水具体发源于济源盆地的哪个区域呢?根据《山海经》《水经注》等文献记载,结合现代地质考古研究成果,济水源头的具体位置大体经历了两个大的变迁阶段:一是济水独流入海时期,济水源头经历了从“济源古湖盆”到“济沁洼地”的变迁;二是黄河改道北流截断济水之后,也就是济水与黄河交叉之后,济水源头经历了从“济沁洼地”到“东西二源”的变迁。下面分别对这两个变迁阶段进行探讨分析。

史前独流入海古济水的源头: 从“济源古湖盆”到“济沁洼地”

古济水最早形成于何时,现在已难以详细考证。根据有关地质勘探资料分析,应该在数十万年至数万年前济水就已经存在。直至约4200年前,济水一直流经河北平原中部,在天津以南独流入海。这一漫长时期可称为济水独流入海期。这一时期,沁河经河口村先向西流、后又改向南流。大体以此为分界点,济水源头的形成又分为两个阶段:约1.17万年前,沁河经河口村向西流,济水源头为“济源古湖盆”;约1.17万年前至4200年前,沁河经河口村向南流,济水源头变迁为“济沁洼地”。

●更新世时期,古济水发源于济源盆地西北角的“济源古湖盆”

数十万年至数万年前,济源平原区域曾经是一个地势低洼的小型断陷盆地。河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的郭君功等人通过实地钻探勘测研究,认为济源平原区域曾长期处于沉降过程中,“通过对钻孔资料的整理和综合分析,认为济源盆地为断陷盆地,属地堑式断陷(见图1、图2),控盆断裂多继承测区近EW向断裂性质(封门口断裂、五龙口断层),活动时期至晚更新世(12.6万年至1万年前),之后盆地进入稳定发展时期”。

图1和图2中,Qp为第四纪更新世,约258.8万年前至1.17万年前;Qh为第四纪全新世,约1.17万年前至今。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数十万年至数万年前的更新世时期,济源平原区域地势很低,有些地方的海拔高度比现在要低200余米。直至1万多年前的全新世时期,有些地方的海拔高度比现在低20余米。这说明远古时期济源平原区域曾长期呈现低洼地势,形成了济源断陷盆地。相对于整体大济源盆地而言,它可被称为小济源盆地,北至克井镇勋掌村,南至轵城镇王虎村,西至承留镇南洼村,东至梨林镇前荣村。

郭君功等人勘探发现,小济源盆地“共计发育3个洪冲积扇,分别位于盆地西北部克井-新庄一带、盆地西部虎岭-承留-思礼一带和盆地东北部济源市太行化工厂-西逯寨一带”。其中,虎岭-承留-思礼洪冲积扇应为湨河、蟒河冲积扇,太行化工厂-西逯寨洪冲积扇应为沁河冲积扇,而克井-新庄洪冲积扇不可能是蟒河冲积扇,那么这一洪冲积扇是如何形成的呢?综合多方面情况分析,这一洪冲积扇应为早期沁河冲积扇。早期沁河曾从今河口村向西流,至克井村东折向南流,经新庄村向南流入“济源古湖盆”。第四纪更新世(258.8万年前至1.17万年前)时期,小济源盆地地势低洼,沁河等河流汇入盆地,形成“济源古湖盆”。由于沁河、蟒河、湨河等河流不断汇入,“济源古湖盆”水势浩大,成为独流入海古济水的最初发源地。汇入“济源古湖盆”的主要水源是古沁河,因此可以说,古沁河是古济水源头的主要水源。

“济源古湖盆”存在于第四纪更新世时期,约数十万年至数万年前。前期由于小济源盆地处于持续沉降过程中,湖盆较深;后期至晚更新世时期,由于小济源盆地逐渐停止沉降,加上沁河等河流中的泥沙不断淤积抬升,湖盆逐渐淤浅,直至逐渐淤积成为西高东低的河漫滩,留下古河道的遗迹。赵龙江等人在《济源蟒河平原区地下水开采技术条件研究》一文中认为:“第四纪更新世时期……河口村-原昌-济源城-亚桥-苗店形成古河道……第四纪全新世时期,沁河水由河口村向南改道流向五龙口……河口村-原昌-济源城-亚桥-苗店古河道宽100300m。”这条古河道应是以古沁河为主体,汇聚了蟒河、湨河等河流形成的河道,实际上也就是“济源古湖盆”被淤平后形成的古济水的源头河道。

注:以上言论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

2021-04-28 李保国 1 1 济源日报 c_66267.html 1 济水源头变迁探析(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