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在轵城镇东轵城村,记者看到,种植大户周磊的200亩地里,“喝”足水的小麦生长旺盛。
“电卡一刷,闸刀一扳,井水就自动上来了。裤腿上没泥,袖子上没水,地很快就浇透了。今年肯定会有好收成。”周磊对正在田间保春灌用电的国网济源供电公司轵城供电所所长赵满意说。
“我们紧紧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扎实开展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服务春灌用电就是服务群众的实事之一。”国网济源供电公司轵城供电所党支部书记张为民说,“我们实行党员包机井、台区、灌溉线路等机制,对变压器、电机、水泵设备进行调查式摸底和拉网式排查。”
张为民带领同事一道努力:“确保实现井井有主人、村村有人定,为春灌用电提供坚强有力保障,从而守护好百姓的‘粮袋子’‘菜篮子’‘钱袋子’。”
精心排查,守好“粮袋子”
“细化工作方案,完善应急预案,统筹协调,上下联动,确保小麦春灌可靠用电。”3月1日,国网济源供电公司组织营销、配网等多个部门对春耕春灌安全用电进行部署。
服务春灌,电力争先。“对涉及春灌的电力线路和台区等用电设施进行拉网式排查,制定春灌专项服务机制,科学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加强电压日常调整,保证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国网济源供电公司轵城供电所承留服务站台区经理李卫东说。
“一个人,很轻松就能把200亩麦田浇透。”周磊一边浇地,一边指着身后不远处的变压器说,“我敢承包这么多土地,是它给了我信心。”
春灌到哪里,服务就跟到哪里。“春灌是大事,我们集中优势力量,对全市1395眼通电机井、台区进行精心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全力保障春灌电力畅通,确保农民用上安全电、放心电。”国网济源供电公司营销部综合室负责人表示。
热心服务,守好“菜篮子”
4月15日,承留镇李八庄村一大片有机花菜喜获丰收。大棚里,新引进的蜜瓜顺藤向上、长势喜人。国网济源供电公司“电力雷锋”服务队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认真检查供电线路和机井电力设施,面对面解决用电难题,为农产品丰产丰收提供保障。
谈及公司选址,济源上品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林章说:“营商环境最基础的是水电。对我们而言,耕种的基础就是水电。”
“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服务很周到,经常来田间检查线路和水泵。用电有啥问题,一个电话他们就来了。我心里踏实得很。”董林章感慨道。
“大棚里的这茬蜜瓜‘喝上’水后,生长不成问题。蜜瓜成熟后,可以销往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卖个好价钱不成问题……”董林章对正在认真检查线路的国网济源供电公司工作人员说。
春季是果蔬成长的黄金期。“我们公司的12支青年突击队活跃在田间地头,在确保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的前提下,用优质高效、便捷、周到的服务,让清泉涌进干涸的田地。”张为民说,“有电力作保证,我们一定守护好百姓的‘菜篮子’。”
精准对接,守好“钱袋子”
“黄瓜是最需要‘喝’水的,一般一天浇一次。电力工人天天来这里,对线路、浇地水泵进行查看。”4月14日,在济源北部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正在给自家黄瓜浇水的大棚蔬菜种植户王根悦说。
与此同时,承留镇曲阳村村民冯体福的200亩树木也“喝饱了水”。“这批石榴、国槐等树苗再长大些,就能卖个好价钱了。”他说。
对农民来说,守好“钱袋子”比啥都重要。冯体福掰着手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我们用村里的抗旱变压器浇地,每季每亩地花费30元左右,而现在一亩地花费不到10元。”
随着林果采摘、大棚种植、现代观光等产业快速发展,国网济源供电公司立足精准对接,以优质服务为导向,以客户满意为根本,深化“点对点”“一对一”服务,做到一个特色产业基地一名“电管家”,实时提供个性化服务。
“随着天气转暖,农村烟草、蔬菜等育苗工作全面铺开。我们本着抗大旱、保民生的态度,将进一步加大保供电力度,全力服务农业丰收。”国网济源供电公司营销部综合室党支部书记王中旗说。
保障春灌用电,滋润百姓心田。张为民说:“我们将全力投入服务灌溉攻坚战,用责任谱写奉献之歌,为济源小麦和特色农业及时灌溉、夺取丰收提供强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