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不过,近日在长安大戏院首演的京剧《嫦娥奔月》却改写了传统,将这个老故事唱出了新意。
京剧《嫦娥奔月》由梅兰芳先生于1915年在吉祥戏院首演,历经百余年沧桑变幻,现仅有几张照片和两段唱腔留存于世,几成“绝响”。1957年,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代表中国赴莫斯科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时,整理编演了京剧《嫦娥奔月》片段。
2020年年初,北京京剧院开始挖掘创排新编京剧《嫦娥奔月》,特邀杜近芳担任艺术顾问,张正贵、陆蕾担任编剧,梁汉森任导演,著名戏曲音乐家朱绍玉担任作曲、唱腔设计,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阎桂祥、朱强担任艺术指导。该剧创排在继承梅兰芳先生艺术精神的同时,大胆迈开创新步伐。在传统的嫦娥故事中,嫦娥是偷食灵药奔月;但在这部戏里,嫦娥是为搭救众生而准备散布灵药,只是遇到坏人欲抢走灵药,情急之下才吞食灵药。
该剧的唱腔设计借鉴了昆曲元素,整部剧细腻而富有韵味。“碧玉阶前莲步移,水晶帘下看端的。人间夫妻多和美,鲜瓜觯酒庆佳期。”舞蹈也是剧中的重要元素。“画眉序”“花镰舞”“月饼舞”3段舞蹈各有千秋,以京剧的程式化动作营造氛围,使整体更加细腻有质感。其中,“花镰舞”参考了梅兰芳先生留存的照片资料,并结合“花镰”特色,最大程度还原了百年前梅派“嫦娥”的丽容。“画眉序”以群舞展现流动之美,并使用特殊的舞美装置来呈现嫦娥仙姿,体现出天宫“新花艳舞衣”的飘袅景象。“月饼舞”以花好月圆的祥和之意,配以朱绍玉专门为该剧创作的京歌“月饼歌”,充分营造出神话故事的浪漫氛围。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