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是一部讲述扶贫故事的长篇小说,也是我从业以来第一部熬夜一口气读完的作品。读完以后我坐了许久,书里的各种片段不断在我脑海里上演甚至拉出了我很多儿时的回忆。
《大地》的主人公——安欣,是一位与我年纪相仿的年轻母亲,30岁出头,性格散淡;艺术系毕业的美女,热爱吟诗临帖;几乎没有什么基层工作经验,还是一个处于社会资源边缘化的人。这样的人,偏偏赶上了国家着力抓扶贫的时代使命,各种机缘巧合让她不得不接受这一时代的考验。大众眼里的柔弱女子如何开展扶贫工作成了读者最揪心的事,故事也紧扣这一悬念缓缓展开。
安欣来到的孤城是一个贫困到让人无法想象的村落,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甚至会觉得这就是为了小说效果虚构的。但对于我来说这一切都历历在目,孤城仿佛就是小时候外婆家的一个缩影,所有的一切我都和女主人公感同身受。
《大地》通过主人公安欣的亲身经历为我们讲述了扶贫工作最重要的是激发内生动力,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对于贫困地区来说,外力帮扶固然重要,但是如果自身不努力、不奋斗,即使外力帮扶再大也是枉然。安欣给我们的经验、启示很多。安欣在意村里人的每一件小事,陪村里最不起眼的光棍过生日,给楚知木找家人、找户口,给刘蛆宝改名字等。安欣这些做法给人心注入了最强大的力量,给了他们从未感受过的尊重,让他们找回自尊,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安欣扔掉了平日“清高”的身段,不断地与同学朋友相聚,说一些“违心”的话,为的是通过各种关系和渠道,争取扶贫项目和资金!
孤身来驻村,住的地方居然还是高低床,夜里老鼠吵得根本睡不着;村干部王金贵拿着学校和女老师宿舍的一大串钥匙可以随意打开大门,连在水桶里洗个澡都担惊受怕;村里没人配合自己的工作,开个会过了约定时间3小时一个人都没来;村干部只把自己当摆设,甚至还为了自身的小利益,处处阻挠自己开展工作……种种不如意都让刚就任的安欣崩溃难忍,哭着给领导打电话准备离开。对家庭、儿女的关心少了,丈夫也对自己不冷不热。为村里贫困户过生日,却忽略了女儿的生日;刚驻村回家子女抱着不撒手生怕妈妈离开,自己内心无比酸楚;周末无法回家陪家人,在村里给光棍过生日,导致丈夫儿女误解和生气,等等,《大地》为我们呈现的是一个鲜活、真实的安欣。我常常掩卷沉思:如果我是安欣,我能做到吗?我又会怎么做?
作家杨遥将安欣植根于“大地”之上,让安欣活到了广大村民的心里,安欣返城时村民自发相送的场景令我大恸:挥毫为村民写对联的安欣;为修水池不惜与上级领导据理力争的安欣;不断往返于大凉山与中原大地,为楚知木的户口奔忙的安欣;看着丈夫忧怨的目光自觉愧疚的安欣;看着儿女嬉戏玩耍满心幸福的安欣……这就是《大地》给我们的灵魂和生命所注入的强大能量!大地既是母亲又是希望,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安欣!感谢《大地》,让我从安欣身上看到了使命和力量,看到了“孤城”的巨变,也仿佛看到了外婆家那个小村庄美好的明天。读完《大地》,我发现我离安欣很近很近,又离安欣很远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