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运动

七旬“文艺青年”也能成为“极寒泳士”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电 位于北纬49度的内蒙古海拉尔,75岁的苏德却在封冻的冰河里劈冰斩浪,湿漉漉的皮肤表面升腾起缕缕“白烟”。

“今天游得挺好,一点儿没有冻的感觉,太阳暖洋洋的。”苏德是海拉尔冬泳协会的老会员,爱好文学,退休前曾在出版社担任图书编辑,朋友们都尊称他为苏老师。温文尔雅的苏老师与冬泳运动结缘已有23年。

“我从1998年开始冬泳,从来没有间断过。”几十年如一日,年过七旬的苏德每天都在两种角色间定时切换。上午,他是书房里的“文艺青年”,练毛笔、品文学、编书稿;下午,他又成了冰河里的“极寒泳士”,破坚冰、舞风霜、踏冰浪。

苏老师每天下午都步行近3公里到位于伊敏河畔的冬泳基地,一块长10米、宽2米的冰窟窿就是他和朋友们尽情畅游的天地。“有时候年轻人叫我大爷大叔,我觉得自己确实老了。但我觉得冬泳以后,自己还是跟五六十岁时的状态一样,在办公桌前连续工作4个小时也不觉得累。”苏德说。

穿上泳裤,戴上泳镜,平日里温文尔雅的苏老师瞬间开启了“热血模式”,扑通一声,猛地扎入冰凉的水中,四散的水花还没等落地又重新结成冰晶。划水动作稳健、换气熟练,人们很难相信眼前这个冬泳健儿竟是位古稀老人。

多数冬泳爱好者在泳池里游一个来回便需要立刻回到路边的休息室做暖身锻炼。而苏德常年坚持每次游三四个来回,甚至更多,后辈们都叹服不已。“刚下水时很刺激,游半圈以后身体就适应了,再游两三圈回到屋里用凉水一冲,身体就特别轻松了。”苏德说。

“冬泳能够让全身得到锻炼,让人觉得很刺激。坚持冬泳,必须有毅力,有挑战自我的意志。”苏德说。

苏德告诉记者,他最开始因为好奇接触了冬泳,自从练习这项运动以来,关节炎、腰腿痛等小毛病得到了明显缓解,每逢换季就爱犯的荨麻疹也消失了。

现在,冬泳已经成为苏老师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要我还能走,我就会坚持游下去。”说这句话时,他依旧温文尔雅。

2021-02-23 1 1 济源日报 c_62669.html 1 七旬“文艺青年”也能成为“极寒泳士”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