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广场、公园、街道是一个城市的“面子”,居民小区就是一个城市的“里子”,而老旧小区便是这个城市的“痛点”。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还能优化城市功能;不仅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既与城市发展相关,更与人民福祉相连。
近年,济源不断加大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力度,完善小区配套和市政基础设施,优化美化环境,让老旧小区“换新颜”,大幅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据了解,示范区2019年至2020年共实施39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2020年,济源改造完成纳入2019年中央和省级补助的老旧小区16个、住宅楼68栋、涉及户数约2009户;全面开工2020年中央和省级补助改造项目23个,涉及户数2516户,超额完成省定济源示范区民生实事改造2445户目标任务。近日,记者对该项民生工程进行了实地探访。
楼院换新貌 居民笑开颜
铁路小区是济源典型的老旧小区。小区1990年兴建,从1栋楼逐渐扩建到10栋楼。目前,10栋楼中“楼龄”最短的也有20年。2020年7月,该小区开始改造提升。
记者在铁路小区看到,小区内新铺的水泥道路干净整洁,新安装的充电设施简洁实用,新规划的停车位解决了居民停车难的问题。经过绿化改造、路灯安装、雨污管网改造,这个20多年的老旧小区焕然一新。
“我在这个小区住了十几年了。之前这里全是杂草和垃圾,下雨天污水横流,车子乱停乱放。”居民李阿姨告诉记者,小区改造时,使用的材料都是性价比高的“好东西”——门窗玻璃是市面上性价比最高的中空钢化玻璃,厚度3厘米左右,有节能保温的作用;窗纱是金刚网的,相当坚固,防盗性能佳;外墙保温层、楼梯扶手等用的材料,都经得起时间检验,让居民住得舒适又安心。“改造后的小区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项民生工程真是改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了。”李阿姨乐呵呵地说。
“以前小区环境差,基础设施落后,很多人搬走了。小区改造提升后,大家都说好,昔日的惬意生活重新再现。”居民田怀玉最近逢人就夸,改造提升后的铁路小区光鲜靓丽,道路宽敞,绿化怡人;照明、通信、消防、供气、供热等设施更加完备;新增设的停车位、停车棚也更加便民,整体环境得到了明显提升,大伙儿住得更舒心了。
“本来打算搬出去了。没想到这一改造,小区一下子高档起来了!”52岁的周强在小区住了20多年,以后的日子,他和家人依然选择留在这里:“睁开眼就觉得环境真好,再也舍不得搬走了。”
当前,铁路小区还在进行软件提升工作。现代物业、智能安防等完成后,(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