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一号”探测器2月10日顺利进入近火点高度约400千米、周期约10个地球日、倾角约10°的大椭圆环火轨道,揭开了中国深空探测新篇章。作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它引发海外专家密切关注、由衷赞叹和对未来探测成果的憧憬。
关注与欣喜
阿联酋穆罕默德·本·拉希德航天中心负责科学和技术事务的助理总干事萨利姆·马里表示,阿联酋航天人员正密切关注“天问一号”今晚成功进入环火星轨道。“昨天,我们成功将‘希望’号探测器送入环火星轨道,今天中国‘天问一号’也成功入轨,这些探索将造福于整个世界”。
英国萨里空间中心“自主和机器人系统空间技术实验室”主任高扬教授对“天问一号”成功开始环绕火星飞行感到欣喜。她认为,这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向深空探测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美国太空网站报道说,“天问一号”探测任务是中国独立进行的首个行星际飞行任务,标志着中国航天领域的雄心和能力前进了一大步。中方向全球公布了“天问一号”任务进度等大量信息,还发布了“天问一号”拍摄的火星图像,令人印象深刻。“天问一号”进入环火星轨道之后,任务团队从地球上对探测器进行跟踪监控将更具挑战性。
俄罗斯国立施滕贝格天文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弗拉基米尔·苏尔金表示,近些年中国航天科技发展迅猛,探月工程大获成功。与之相比,火星考察任务更加复杂,“我希望‘天问一号’顺利进抵火星,其携带的火星车成功降落到火星表面”。
考验在前方
展望“天问一号”即将开始的考察活动,马里表示,他期待“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登上火星,这“将是一项非凡的科学成就”。“此次着陆巡视将是探索火星的最重要科学项目之一,它将为科学特别是太空探索做出贡献,它的成功对我们来说同样非常重要。”马里说。
高扬认为,中方准备在一次考察中完成环绕火星飞行、在火星表面着陆、火星车在火星表面漫游等多项任务,需要非常强的航天技术综合实力、执行力和不惧挑战的精神。
美国火星学会会长罗伯特·祖布林表示,美国探测火星是先从飞越火星起步,之后是发射轨道飞行器、着陆器,再后来才是派遣火星车。中国在其首个火星探测任务中就包含了上述所有步骤,这是一项壮举。
奥地利科学院空间研究所参与了“天问一号”所携磁力计的研制。该研究所副所长兼磁力计项目组负责人维尔纳·马格奈斯博士说,他正怀着极大的兴趣关注“天问一号”探测任务进展。该任务是开创性工作,对中国航天人员是重大考验,特别是释放着陆巡视器并使其登上火星等环节,成功完成这些任务意味着中国将在地外行星探索领域树立新的里程碑。
苏尔金表示,中国火星探测器携带了许多新奇的科研仪器,其中部分仪器的考察结果有望为探索火星是否存在生命提供依据。“与全球空间科研人员一样,我非常期待了解‘天问一号’探索火星的结果。如果一切顺利,这将是人类科学领域的一次伟大成功。”苏尔金说。
心向合作
高扬说,在太空探索领域,国际合作具有必然性和必要性,国际航天业在深空探测方面有许多共同目标。“很高兴看到‘天问一号’任务和中国探月计划一样,都凝聚着国际合作的成果。”
马格奈斯指出,奥地利科学院空间研究所与中国航天界同行有几十年良好合作的历史,希望未来在航天领域看到更多国际合作。空间探索耗费巨大,通过国际合作可以更快、更高效地实施探索。
苏尔金表示,研究宇宙和遥远行星花费巨大,因此需要开展国际合作。很多工业实力雄厚的国家在空间探索领域具备一定的经验,与伙伴国家交流这些经验非常重要。“在太空领域尤其是载人航天方面,俄中双方一直在积极分享学识、交流经验。俄方在行星研究特别是考察金星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期盼俄中双方在空间探索领域继续合作并共同取得成功。”据新华社北京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