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今日要闻

扎下深深的集体根——探访济源新型集体经济发展(上)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 王泽远 宋朝 黄红立 见习记者 张惟一 通讯员 张琰琰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要在搞好统一经营服务上、在盘活用好集体资源资产上、在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上多想办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制度基础。自2015年以来,我省持续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2020年基本完成改革任务,下一步转向发展新型集体经济上来。济源承担国家第一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任务,提前完成了改革任务,在运用改革成果创新集体经济运行机制方面,有探索,有路径,有成绩,迈出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步伐。《河南日报(农村版)》自2月3日起,将陆续刊登济源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做法,以飨读者。

冬天,周全喜只恨天不冷;夏天,周全喜只恨天不热。

1月26日正午,济源市承留镇花石村暖洋洋的,54岁的村党支部书记周全喜叹了一口气:哎哟!千万别再升温了!没有零下三四摄氏度,造雪机造不出雪;眼看春节到了,没有雪,村里的滑雪场咋挣钱啊?

滑雪场是花石村第一家村办股份制企业,2016年开业,后经转股、扩股,除了村集体的40万元股份,余下的315万元股份都是村民的,1万元一股,涉及88户村民。

春节假期,是滑雪的旺季,营业一天,至少有上万元进账;在花石村,“只恨天不冷”的可不单单一个周全喜。

不但冬天要冷,夏天还要热。

夏天越热,到花石村另外一个股份制项目水上乐园来耍水的人就越多,人多形成人气,人气连着收益,收益决定着村民们的股份分红。

花石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起步较早,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修正,找准了路径、形成了规模、积累了经验、获得了收益、深入了民心。

2008年周全喜再次当选花石村党支部书记,而在2003年他主动辞去了村党支部书记职务。

离职5年间,他自己的生意风生水起:这五年,全国各地跑,眼界开阔了、思路打开了,加上也有了点钱,为家乡服务、为乡邻谋福也算有了底气!

2009年,周全喜在村里干了一件大事:把一家一户耕种多年的“面条田”收归集体统一经营,一家一户经营了多年的“插花山”也由集体统一经营。

“集体”的大旗在花石村树了起来,“集体”的金字招牌在花石村被擦亮,“集体”二字重新挂在了花石村村民的嘴上。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党中央提出的要求,也是一个解决农民共同富裕的大课题;真正做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周全喜认为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土地问题,就是要让所有农民在心中重新确认“土地集体所有”这个基本属性。

包产到户、分田到户,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解决中国人的温饱问题立下了汗马之功;至今乡村空心化、农村常住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要高质量发展农业、走乡村振兴之路,决不能让“面条田”变成“肠梗阻”。

花石村和全国其他乡村一样有生老病死,但人口的增减并不涉及土地再分配:全村从2009年开始,按实有人口分粮。

花石村的分粮方案是:每年的9月1日是个时间节点,9月1日前娶来的媳妇、生下的孩子都可分到700斤小麦,故去的老人则不再分配。

(下转第二版)

2021-02-04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 王泽远 宋朝 黄红立 见习记者 张惟一 通讯员 张琰琰 1 1 济源日报 c_62186.html 1 扎下深深的集体根——探访济源新型集体经济发展(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