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育月刊

回响山川的青春之歌——记大峪二中“特岗教师”李楠楠

李舒文 张东亮

李楠楠和学生在一起 李舒文 摄

李楠楠,名如珍贵花木,却在沟壑山岩间扎根。2010年,李楠楠从许昌学院汉语言文学系毕业,次年考取“特岗教师”,满怀人生憧憬和教育梦想,奔赴济源西部山区的大峪二中。她十年如一日,倾注心血立德树人,谱写了一曲奋进的青春之歌。

梦想,在这里扎根

和许多人一样,李楠楠也是毕业、考编、工作,虽有不少波折,但没有太多故事。考上之后,她被分配到大峪二中,每天备课、上课、改作业、评试卷、干杂事,也都是多少年来、多少老师的日常轨迹。她看似平静的日子里,如水的爱心和耐心让生活荡起了圈圈涟漪。

刚开始,她没想过教学生活也会有令人震撼的时刻。但两个月之后的期中家长会,却让她彻底改变了想法。

在与家长的交谈中,她知道了看似穿着不错的学生,家里的境况竟然那么困难;知道了调皮捣蛋的学生,竟然也被寄予了父母莫大的期望;知道了自己平淡无奇的工作,竟然是多少父母对孩子未来生活的热望;知道了自己的评价反馈,竟然牵动着几十个家庭的数百颗心……

自此,在感动和思考中,李楠楠立志要爱洒大山,情满教坛,将平凡的生活耕耘成希望的田野。

她在讲课的时候开始更多地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关注学生的眼神,关注学生的言行,努力在学生的反应中发现困惑与不足;她在休息的时候开始更多地泡在教室,与学生交流畅谈,给学生答疑解惑,帮学生疏解压力,替学生谋划未来。她用自己灵巧的双手给调皮的学生缝衣补裳,用自己温暖的话语提醒生病的学生按时吃药,用热忱的指点教导学生学习与做事。

心与心的交融,使得她和学生之间有了信任,多了牵挂。她用行动筑起了坚不可破的同壕情谊。孩子们在平凡的日子里坚定地奔向共同的目标。

追求,从这里起步

李楠楠常说:“我要给这平凡的生活加一点佐料,我要让学生因我的存在而不同。”

为了提升专业技能,助推学生成才,她做了大量工作:努力啃嚼课程标准,完善知识体系,以夯实自己能力之基;反复研究中考试题,把握命题动向,寻找解题办法,归纳答题技巧,把最有用的干货输送给学生;熟悉文本重点,一课一得,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基础上,让学生的能力螺旋提升;关注学生水平,因材施教,因人制宜,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研读名师课例,梳理课堂结构,积累教学经验,博采众长,为己所用;拜读理论书籍,学习班级管理和班风营造,努力打造最优班圈。

为了优化家校沟通效果,取得家长的支持,她费尽心血:建立微信群,将学生的优秀表现在群里与众家长分享;建立学生档案,及时与学困生家长沟通学生的问题与转变;搜集家庭教育素材,鼓励家长学习、更新育子理念;多次进行家访,了解学生成长环境,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节假日通过网络,给学生义务讲课。

她的心里时刻都装着学生,学生的进步就是对她最大的奖赏。李楠楠说,有爱,工作才有意义。她对学生的付出,对工作的投入,就如画笔一般,将平凡的生活点缀得色彩绚烂,有滋有味。

奋斗,在这里结果

奋斗的青春最亮丽。有了改变自我、改变学生的体验,李楠楠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生活可以平凡,但绝不可以平庸。李楠楠要做生活的掌舵人。

以平凡之躯,彰显仁爱师风。班主任事最多,也与学生最亲。十年的班主任生涯,她心系学生早已如吃饭喝水般自然。她时时刻刻把学生的需求看在眼里,挂在心上:学生需要释压,她是最耐心的倾听者,给他们鼓励和自信,当好“知心姐姐”;学生需要鞭策,她就用榜样的力量引领,给他们希望和路径,当好“摆渡人”;学生需要知识,她就给他们查漏补缺,让他们吸收和消化,当好引领者。她在岗位上书写青春,在平凡中创造奇迹,曾两次荣获“市级优秀班主任”称号。这不仅是印在纸上的荣耀,更是刻在心里的甜蜜。

以拳拳爱心,书写育人华章。真正的爱,不只是像保姆一样关注学生的生活起居、饮食健康,更重要的是能在知识上引领学生,在思维上促进学生发展。所以,她广阅读、深钻研,对于字词教学、语言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等,都进行专项深挖,以中考为准绳,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卓越学生的写作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敏化学生的思维判断,在学生成绩稳步增长之外,也丰润了学生们干涸孤寂的心灵,给学生播下了奔赴梦想的种子。

以不懈追求,成就发展理想。她以空杯心态,修学储能,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多次在市级优质课大赛中获奖;辅导学生,不遗余力,多名学生在国家级及市级演讲、征文等比赛中获奖;教学故事,笔耕不辍,以此为基础撰写的数篇师德征文,获省、市级嘉奖;课题研究,积极参与,两项课题顺利结题;综合实践,大胆开展,实践课、实践方案频频获奖;阅读工作,鼎力推进,班级先后获省级、市级“书香班级”称号……

2021-01-28 李舒文 张东亮 1 1 济源日报 c_61858.html 1 回响山川的青春之歌——记大峪二中“特岗教师”李楠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