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一年之计在于春。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2021年春天即将到来的时候,济源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再次踏上“新春走基层”的征程,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积极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要求,充分展现74万济源人民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火热实践、平安祥和欢度佳节的动人故事、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的奋进步伐。本报今日起推出《新春走基层》栏目,敬请关注。
“来,都看看,看看你们这月的工资对不对……”1月25日,记者在下冶镇大岭农民专业合作社见到李娜娜时,她正忙着为工人们做工资表。“快过年了,客户们下单备货,我们加班加点赶工。我也抽空和工人们对对工资,尽快把工人们工资结了,让他们过一个安乐祥和的新年。”李娜娜一边忙活一边说。“娜娜这些年可辛苦了,不仅自家脱贫致富,还带领大家一起干。以前我们守着几亩薄田,一年到头收入很低。现在我们在这干活,一天能挣60多元钱哩。”村民武小玲告诉记者,娜娜前几日还荣获了“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大家都为她高兴。
采访中,记者深切感受到李娜娜作为一名普通大学生和返乡创业农民工,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和互助善心,依托得天独厚的野生艾草,既自主创业,又示范带动,织就了山乡妇女创业致富的信心和底气,彰显了拥抱幸福生活的力量和本色!
创业:历尽艰辛不言弃
今年24岁的李娜娜,2014年9月在济源教师进修学校毕业后,在市区一家幼儿园工作。工作期间,经热心人介绍,认识了热心公益的山区小伙代立红,并于2018年结婚。
代立红家很穷,2014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享受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后,代立红家的经济条件有所好转。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推进、帮扶干部的深入走访和产业引导,李娜娜看到了艾灸保健养生的发展前景,就和代立红商量着一起回山区,发展艾草深加工产业。2018年初,两人回乡创业。自此,了解艾草、考察市场、请教同行……她天天从早忙到晚,有时一天要跑几个地方,困了就在车里稍事休息,一天一顿饭是常有的事。资金不足,她就申请金融小额贷款5万元,缓解了燃眉之急;没有厂房,她就找村组,协调建设4间小作坊;没有技术,就通过网络、实体店进行学习;人手不够,她自己就多干点……(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