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孔晨 通讯员 赵延军)1月15日,记者从示范区人社部门获悉,2020年,济源将稳就业、保就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完善落实政策,创新工作举措,突出减负、稳岗、扩就业,帮助企业稳定就业岗位,牢牢稳住了就业基本盘,守住了群众就业保障线,助力济源城乡居民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有力地确保了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和民生持续改善。
强化政策供给,打好稳就业组合拳。2020年,济源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7328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97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985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489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9887人,新增返乡创业3058人,先后举办线上线下公共就业招聘专场活动55场、提供岗位3.76万个,达成就业意向1.14万个,促进人岗精准匹配、在线求职招聘,有力推动了济源就业形势企稳向好并好于预期。
强化技能培训,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2020年完成各种技能培训47536人次,组织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666人,为8746人次企业在岗职工发放技能提升补贴1647万元。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交通运输、批发零售、文化旅游、餐饮住宿、外贸等五类行业用人单位发放以工代训补贴1200余万元,惠及81家企业近4万名职工,鼓励支持企业稳定和扩大用工规模,稳住了灵活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基本盘。
强化资金扶持,着力支持企业稳定岗位。2020年,济源累计追加投入就业专项资金5100万元,累计发放稳岗补贴1614.53万元,惠及企业296家、参保职工23730人,为豫光金铅、富士康、万洋冶炼等大中型企业发放专项省级奖补资金2581万元,支持引导企业快复工、不裁员、少裁员。全年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297笔共计2.5亿元,创业带动和吸纳就业5423人。全年为2700多家参保企业免减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保费达3.5亿元,稳岗扩岗惠及职工9万余人,实现了保企业稳就业拓岗位的政策联动效应。
强化分类施策,着力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大力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争取省级扶持资金80万元,全年新增农民工等返乡下乡创业3058人。积极开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项活动,先后举办线上线下和省内外专场活动7场,提供引才岗位881个,签约人才556名、人才合作项目4个。抓好就业扶贫攻坚,实施贫困劳动力春季务工专项行动,创设市级益贫岗公益岗带动就地就业,落实就业扶贫“十二条”措施和“五个优先”,累计投入就业扶贫类资金1548.87万元,确保了3236名贫困劳动力“应就业、尽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