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结合济源“三农”发展实际,紧抓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两个核心任务,深化学科方向任务调整,加强创新人才团队建设,深化科技合作交流,大力推动富硒功能农业发展,强化先进实用技术集成应用和成果转化推广,持续提升科技对乡村振兴的引领支撑能力和服务“三农”水平,为示范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大峪镇党委书记张中联表示,“十四五”时期,大峪镇将重点围绕“一村一业、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资源优势,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同时以伟恒万头奶牛养殖项目为龙头,着力打造集现代畜牧、牧草种植、体验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在环境提升上,切实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继续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高质量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住房安全,加快实施污水管网工程、耕地提质项目,保障群众生产生活。在精神文明建设上,提高群众医疗卫生保健水平,大力推进文明风尚示范、文明创建示范等五项工程,持续提升“大美大峪”发展内涵。
“梨林镇既是农业大镇,又是示范区支持建设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创新试验区,应立足新发展阶段,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高质量建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创新试验区,高标准编制梨林镇现代农业产业园、梨林创业创新园区发展规划,全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梨林镇党委书记于晓波表示,“十四五”时期,梨林镇要坚持生态优先,持续推进沁河、济河、蟒河“三河”生态涵养区建设,创新推行污水管网一体化改厕模式,实施镇村环卫一体化运行机制,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坚持绿色发展,建好万亩优质强筋小麦种植基地、万亩优质大豆基地、万亩优质牧草基地、万亩优质蔬菜花卉基地,建设万头奶牛养殖基地、绿色食品业基地,做强做全做优全产业链,全面提升产业产品附加值,走好新时代梨林特色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