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珊珊 通讯员 张志军)近日,记者从示范区财政金融局获悉,为深入推进教育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压实各级财政投入责任,《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教育领域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方案》在明确教育领域中央、省、示范区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示范区本级财政和镇(街道)在教育领域的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这标志着济源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在教育领域取得新进展。
《方案》遵循国家、省和示范区现行相关经费保障政策,结合济源财政运行实际,对教育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进行了细致梳理,把教育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为义务教育、学生资助、其他教育(含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教师队伍建设、民办教育5个方面,细化22个项目,分门别类确定了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分担方式。
示范区财政金融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方案》的实施意味着济源教育财政投入实现了新突破,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的生均财政拨款制度已逐步建立。
其实,早在几年前,济源在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方面已有明显成效。一方面,济源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用于幼儿园改扩建项目,近年累计投入资金5674.8万元,惠及50所公办幼儿园。另一方面,济源先后下发了《济源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及管理办法》和《济源市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积极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整改工作。2017年至2020年,济源财政共投入资金326.2万元,累计资助学前幼儿上万人次。2020年,济源财政投入190万元,用于普惠性幼儿园的奖补。
北海小区内,住房老旧。但令人欣喜的是,小区内最干净最漂亮的是幼儿园。这是一家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园区面积较大,滑梯、吊床等游乐设施齐全。园长介绍:“政府把房租承担了,学生收费降低了,家长都很高兴。”
今年,《方案》正式实施后,济源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将进一步完善。按照《方案》规定,济源学前教育生均财政拨款定额将执行省级标准,镇(街道)公办幼儿园年生均拨款3000元的标准将得到进一步落实,学前教育幼儿资助政策将得到进一步细化,教育财政投入将真正做到“精准补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