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上接第一版)济源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城市建设提质,努力把发展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落实到惠及群众上,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五年来,济源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16年的59.6%提高到2019年的63.61%,连续10年位居全省第二;新改建农村公路104公里,建制村通客车比例100%,物流网络覆盖率100%,基本实现天然气“镇镇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的28231元增至2019年的36039元,位居全省第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的15540元增至2019年的20235元,位居全省第二;城乡收入比(以农村居民为1)由2016年的1.82缩小到2019年的1.78。

济源不断加快开放合作的步伐,步入开放发展的快车道。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由2016年的3.3亿美元增至2019年的3.7亿美元,年均增长3.5%;进出口总额由2016年的99.8亿元增至2019年的146.8亿元,年均增长14.8%。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活动日益活跃,济源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16年全市R&D经费投入总量突破10亿元大关,2019年达到13.6亿元,呈现出趋稳上升的态势。除此之外,济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明显。2019年,全市专利申请量565件,是2015年的3.5倍。其中,发明专利申请90件,是2015年的1.8倍。

济源聚焦民生工程,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各项工作中下苦功、出实招,持续发展教育、就业、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工作,涵盖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重要方面,着重解决群众“上学难、看病难、生活难”等问题,保民生、惠民生,筑牢民生底线。济源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小学和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连续8年保持100%;在全省率先免除公办普通高中学费,推动九年义务教育向十二年免学费教育提升;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移动宽带家庭普及率96.5%;卫生机构床位数由2016年的2974张增至2019年的3546张,卫生技术人员数由3413人增至3931人,医生由1270人增至1408人;2019年末全社会年底从业人员达45.9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占比下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由2016年的31%提高到34%;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2.9%左右,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75%,城乡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7%,失业保险人数增至11.3万人。

“十四五”时期,济源将继续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解决短板制约,在高质量发展新征途中,抢抓发展机遇,保持转型发展的战略定力,在不断突破中再创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2021-01-06 1 1 济源日报 c_60778.html 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