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今日要闻

奋进正当时 砥砺更扬帆——济源“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记者 张恒 通讯员 郜强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

回望这五年,济源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人赞叹,环境更美了,生活更好了,经济更强了,百姓更乐了。

这五年,是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的五年,奠定了未来发展的新基石;

这五年,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的五年,激发了全域发展的新活力;

这五年,是城乡融合加快推进的五年,增加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名片;

这五年,是对外开放不断加快的五年,点燃了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这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五年,绘就了甜蜜生活的新蓝图。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和艰巨繁重的发展改革任务,济源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旅游富民、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发展战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取得了新成就。

经济总量持续攀升,质量效益全面提升,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新常态。2016年至2019年,济源生产总值从500亿元增至687亿元,平均增速8.1%,预计2020年较2010年实现翻番。全市人均GDP由2016年的70442元增至2019年的93693元,财政总收入由2016年的59.9亿元增至2019年的95.1亿元。2017年济源绿色发展指数81.67,居全省第一。2016年至2019年,济源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2.7%,节能减排双控目标任务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中,济源2018年、2019年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五,连续两年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先进。

始终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扎实开展三大攻坚战,补齐全面小康短板,高质量实现全面小康胜利在望。2018年5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脱贫出列,2019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73户7084人全部脱贫退出,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全部超万元,达到16189元,脱贫攻坚总攻战取得决定性胜利。济源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城市空气质量稳定改善。截至2020年11月25日,济源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5.239,较2019年前移6个位次。济源严密防控金融风险,不良贷款率降至1.2%,持续保持全省最低水平。

坚持“做强二产、做大三产、做优一产”的发展战略,积极培育具有济源特色且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产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工业“筋骨”更加强健,服务业加速奔跑。济源一二三产业结构由2016年的4.3∶63.8∶31.9,调整为2019年的3.5∶61.4∶35.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2016年的1272.5亿元增至2020年的1564.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由1165亿元增至155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总量由2016年的164.5亿元增至2019年的240.7亿元,年均增速领跑GDP和第一、第二产业;游客接待量由2016年的985万人次增至2019年的1625.5万人次。2020首届穿越壮美太行国际徒步大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推动了文化旅游体育的深度融合。

2019年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正式挂牌后,济源体制机制实现了又一次跨越。围绕产城融合、城乡统筹,济源加快构筑“一核两带多点”空间发展格局,优化城镇生态空间布局,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世纪广场改造提升,古轵公园、蟒河公园、牡丹园、济上园开园迎宾;高标准编制济东新区规划,未来城市发展蓝图初步绘就;呼南高铁豫西通道预留接口获批,济阳高速、济洛西高速建成通车。(下转第二版)

2021-01-06 记者 张恒 通讯员 郜强 1 1 济源日报 c_60764.html 1 奋进正当时 砥砺更扬帆——济源“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