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周末好友聚餐,市民任先生提前几天订包间,却只订到了大厅座;忙完一天的工作,市民张女士到小吃街吃特色小吃、买生活用品,融入火热夜经济中;周末暖阳,市民王先生带着家人到牡丹园“踏冬”,与络绎不绝的游客共赏美景……冬日的济源,一切井然有序,市场日渐繁荣,城市恢复往日活力。这样的济源,显得格外美丽。
示范区发展改革和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至11月,济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65.9亿元,增速位居全省第4位。
商超客流有序恢复,热门餐饮人流增多,文化旅游市场火热……今年以来,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重冲击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背景下,济源消费市场何以创造如此好成绩,离不开示范区拉动消费增长政策的实施。
夜经济,点燃城市烟火气
“老板,这个怎么卖?”
“这个45元,要了给你便宜点。”
……
初冬的傍晚,在槐仙、一家亲美食广场等地,人们享受诱人的美食,感受繁华的夜市,抛开工作、生活中的琐事,乐在其中。
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济源消费市场一度陷入低迷,商场超市门可罗雀,餐饮娱乐停业休整……城市少了许多烟火气。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防控常态化考验,示范区商务部门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营、政策激励、市场运作”的原则,以丹尼斯、大润发、信尧广场、宣化步行街等商圈为主要载体,打造济源“夜购”商圈制高点。丹尼斯、大润发、南华商场、汤帝购物广场等商超纷纷响应,举办夜经济促销活动。济源还鼓励发展地摊经济,在繁华地段新设了许多夜市,进一步助推经济复苏,帮助解决群众就业。
数据显示,国庆期间,丹尼斯、大张销售额分别达到286万元和420万元,同比增长5.1%和6.3%。
“下班后逛个夜市,吃点小吃,买点生活用品,也是一种不错的休闲方式。”市民李慧娟告诉记者。
自6月份示范区夜经济试点区域开放后,夜市回来了,也带动了城市烟火气的回归。济源人民终于可以一扫久宅的苦闷,走出家门“逛吃逛吃”。
在御驾庄商业街,小吃摊位飘着特色小吃的香气,服装摊位围着不少人在试新品。在一家亲美食广场,水幕电影璀璨绽放,让这个广场成为网红打卡地;特色餐饮美食街、网红街区、嘻哈街区、室内及室外游乐园等,吸引了众多消费者,持续释放夜经济活力……
以餐饮、购物、娱乐为主的夜经济蓬勃兴起,有力拉动了济源消费市场逐步回暖。
消费券,拉动消费很给力
“消费券抢到了吗?”“抢到了,一个20元,一个30元。”12月20日,消费券成为济源市民关注的话题。
12月20日上午10点,示范区管委会向社会发放了200万元消费券,涵盖住宿餐饮、商超零售、加油站、药店零售、文化休闲、旅游、汽车等多个领域,进一步提振了消费信心,释放了消费潜能,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上午10点,周园街上的几家店铺相继开门营业,10余名员工整齐地排成两排,喊口号、跳劲舞,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看。“营业额已基本恢复到以往水平。”一家店铺的负责人说,这都得益于示范区相继出台的扶持政策,让他们加快发展的信心更足。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