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济源外贸打出漂亮“翻身仗”

(上接第一版)加工贸易占济源外贸总额的40%。

抓龙头带动、重名牌培育,不仅是济源在稳外贸中的重要举措,更是济源“重拾”竞争力的关键。

数据显示,济源现有进出口实绩企业48家。其中,9家企业去年进出口额超亿元,豫光金铅等4家龙头企业占济源进出口份额的86%以上。

民营企业走上“主舞台”

角色扮演更亮眼

11月26日上午,2020河南100强企业高峰会上发布了2020河南企业100强名单,济源7家企业榜上有名,其中民营企业5家。近年来,民营企业逐步走上了经济发展的舞台中央,甚至是济源外贸、河南外贸的舞台中央。

作为民营企业,金利金铅连续多年入围“外贸民营500强企业”。就在今年,金利金铅又将创下发展史上的三个历史新高:单月进口量首次突破3万吨,单月进出口额首次突破1.92亿美元,全年进出口额也将首次突破10亿美元。

“逆风突破的底气来自政府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的全力支持。”金利金铅集团有限公司进出口部副部长李怀武告诉记者,截至目前,企业进出口额已经达到8.9亿美元,预计全年进出口额将突破10亿元,不仅创下历史新高,还较往年翻了一番。

“逆风翻盘”实现外贸转正,既有企业市场倒逼下的自发突围,也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培育与扶持。

“随着一系列政策的落地实施,济源民营企业的创新意愿不断增强,外贸优势也日趋明显。”在示范区发展改革和统计局对外贸易发展和投资合作科负责人蒋科进看来,济源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是民营企业阔步前行的强劲支撑。减税降费、通关便利等政策利好不断,“服务官”一对一帮扶等措施接连实施,企业发展进程中的“明礁”“暗礁”正被逐步消除。

据了解,疫情期间,商务部门共为金利金铅、中兴物流等5家企业协调发放应急运输通行证B证115张,为企业打通供应链,保障交通运输畅通;650万元省级外经贸专项资金、620万元加工贸易扶持资金、186.16万元开拓市场和出口信用保险项目补贴资金等资金的发放,更坚定了外贸企业的发展信心。

跨境电商成为“新引擎”

外贸结构更优化

凭借线上交易、非接触式交货的优势,济源10余家跨境电商成为今年贸易增长的“新引擎”。

位于济源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好乐家贸易有限公司是一家典型的跨境电商,主要从事陶瓷餐具出口销售业务。

优良的品质让该公司产品备受海外商超的青睐。每个月会有一批时尚精美、标注着“Made In China”的陶瓷餐具,漂洋过海抵达美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韩国、日本等地,摆放到海外知名连锁商超的柜台。

公司销售经理李丹丹告诉记者,目前,一套包装精美的陶瓷彩盒在海外的售价已经超过了100美元,公司每个月的出口产值在60万美元左右,海外竞争力在逐步提高。

“线上主要利用阿里巴巴国际版等平台来运营销售,线下通过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各种展会,不断拓宽销售渠道。”李丹丹介绍,除了维护好老客户,公司也在想方设法拓展新的客户。公司今年出口额已经超过600万美元,预计年底将突破700万美元,比去年增长15%左右。

除了好乐家贸易有限公司,济源其他跨境电商进出口业绩增量也都有不俗表现。如何巧用这一势头,激活外贸发展活力,增强外贸发展后劲,济源也采取了新的举措,力求实现新的发展。

对内,不断强化商务部门与海关、税务等部门协作,合力提升服务水平,落实优化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流程,科学指导华申电源、山立集团、康安卫材等企业开展自营进出口业务,今年新增外贸备案企业26家,进一步壮大外贸企业主体。

对外,抢抓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的历史机遇,坚持境外招商与域外招商并重,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湖南铂固科技紧固件等钢产品深加工企业和中国白银城白银饰品深加工企业等外向型企业,积极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挖掘新的增长点。

根据统计,济源目前主要进口有铁矿砂、锌精矿、银精矿、铜精矿、铅精矿等10余种资源类产品,出口产品则有白银、黄金、芯棒、管模、石油钻具、水处理剂、塑料制品、日用陶瓷等40余种,出口产品数量和种类明显多于进口。

就拿今年前8个月济源出口的产品来看,白银、黄金等贵金属产品累计出口20.74亿元,增长23.18%;塑料制品累计出口0.3亿元,增长30.7%;陶瓷类产品累计出口0.72亿元,增长16.25%。出口产品虽仍以白银、黄金等贵金属为主,但塑料制品和陶瓷类产品增量在明显提升。

而今年前8个月,济源贸易进出口总值103亿元,同比增长5.5%,总量居全省第三位;其中,出口额25.7亿元,同比增长9.6%;进口额77.3亿元,同比增长4.3%。出口额增速远超于进口额增速,出口正跑出济源发展“加速度”。

这些迹象说明,济源外贸结构正在持续“进化”。

积极拓展国际“朋友圈”

外贸格局多元化

根据统计,济源外贸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为韩国、日本、美国、德国、希腊、俄罗斯、荷兰、印度、中国香港等,进口国家和地区主要为俄罗斯、墨西哥、瑞典、秘鲁、玻利维亚、澳大利亚等。

不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积极塑造多元化的外贸格局。这就要求企业在维护原有贸易伙伴的同时,积极拓展新的外贸“朋友圈”。

为此,济源一边加快口岸平台、物流平台、外贸基地建设,一边坚持“以展促销和出口转内销”相结合,开拓多元化市场。随着设施逐渐联通、贸易逐步畅通,这种“扩容”跑出了“加速度”。当前,济源已与“一带一路”沿线35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

今年以来,济源精心组织新征程、国泰铂固、嘉兴贸易、安航运输、中济智控等企业参加第127届广交会、第128届广交会、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组织好乐家贸易有限公司等企业参加全省出口转内销活动,增加出口订单。

除此之外,济源还借助第三届上海进博会等重大经贸活动,组织30余家企业参展参会,开展贸易洽谈对接活动。参会期间,济源钢铁、豫光金铅、金利金铅、万洋冶炼4家企业签约采购金额达15.6亿元,并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联系。

“‘朋友’多了,外贸‘路子’自然就宽了。”贺春萍表示,下一步,济源将加快外贸口岸平台和外贸基地建设,强化外贸支撑体系,继续做大做强龙头外贸企业,积极发展高成长型的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制造等产业,扩大进出口份额,全力打造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可以预见的是,济源外贸未来仍将稳健前行,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0-12-09 1 1 济源日报 c_59646.html 1 济源外贸打出漂亮“翻身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