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济源要闻

新兴产业“跑出”好成绩

记者 史方方 赵珊珊

国泰铂固科技有限公司外景 资料图片

河南天传智能装备技术有限公司煤矿快速掘进系统正在进行调试。 资料图片

开栏的话

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离不开经济建设的有力支撑。今年以来,济源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经济运行秩序加快恢复,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十三五”收官在即,“十四五”新篇待启,济源也将踏上新征程。即日起,本报推出《经济观察》专栏,展示济源多种经济业态,讲述济源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鲜活故事。

复苏,是今年前三季度济源经济运行的关键词。来自示范区发展改革和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济源生产供给不断改善,市场需求稳步回暖,民生大局总体平稳,经济呈现加快复苏态势,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工业经济持续位居全省前列。其中,新兴产业犹如一匹黑马,成为工业经济强有力的增长极。

新兴产业跑得怎么样?

从数据来看,前三季度,济源新兴产业保持较高增长势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高于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9%,高于平均水平44.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6%,高于平均水平26.4个百分点。

换一种眼光打量新兴产业。对于现阶段的济源来说,以创新为引领的新动能不断蓄积。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折射出这一变化——济源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另外,区域分化也体现了这一点。从各片区、镇(街道)稳增长考核结果通报来看,1至9月份,济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增速综合排名第一的是虎岭高新片区。根据虎岭高新片区前三季度经济增长数据显示:区域内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51.2%,高于平均水平41.7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6.9%,高于平均水平27.4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3.8%,高于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

示范区发展改革和统计局党组成员、大项目办副主任李庆军说,虎岭高新片区的发展主要得益于该区域创新驱动力的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济源新兴产业正在成长,且已成为济源经济增长的生力军。

谁在领跑新兴产业?

11月2日,河南天传智能装备技术有限公司车间内,新研发的一套煤矿快速掘进系统正在进行调试,即将交付客户。其中,新式锚杆转载机以超前的智能化操作技术领先全国。

“明年我们将研发一套3机联控的快速掘进系统。这套系统可通过智能化、自动化操作实现数据快速传输,进一步降低人工、降低成本,提高煤矿掘进效率和安全度。”公司总经理张毅介绍,目前公司已租售20余台,产能进一步扩大,产值突破了3亿元。

河南天传智能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是济源积极转方式、调结构,培育新动力、打造新引擎的一个缩影。当前,围绕新材料、高端装备、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及大健康、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济源积极谋划布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

依托河南大学纳米材料中试基地科研平台,济源规划建设的纳米材料产业园和纳米初创孵化产业园正迅速推进。中济智控工业互联网平台部分功能已上线,“云智慧”助力23家企业完成新旧动能转换。富士康、巨力钢丝绳、渤海化工、金江炼化、凯华万洋新型建材、金利金铅、联创化工、济世药业、金利金鸿实业、济钢精品钢材建成省级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清水源“水云踪工业互联网平台”建成省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双创”平台。

以节能环保、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纳米材料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代表技术进步、转型升级的高技术、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明显快于一般工业。截至9月份,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的贡献率达90.7%,拉动工业增速3.8个百分点。其中,富泰华精密电子元件前三季度产量达到1800万只,产值同比增长57.5%,拉动工业增速5.7个百分点。

“济源工业正向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和中高端化方向快速发展,济源正由原材料大市向新材料强市转变。”示范区工科委副主任赵建军说。

新兴产业为啥跑得快?

清水源研发生产“水云踪”智能终端设备,成为行业标杆;艾探电子研发中红外传感芯片,填补国内空白;国泰铂固螺丝的连续式网带炉、自动上料平台国内领先,将来还采用AGV叉车实现智能化物流运转……

创新驱动是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

以创新为基础,创新载体加快建设。目前,济源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52家,6家星创天地成为第四批河南省星创天地,省级技术研究中心达到26家,市级创新创业团队有73家、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有40人,6家企业与院士合作申报河南省院士工作站。

以创新为基础,产学研深度融合持续推进。河南大学纳米材料中试基地、北京化工大学河南技术转移中心、郑州大学济源研究院、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济源技术孵化中心的科技成果加速转化。河南大学纳米材料中试基地已获国家发明专利70余项。其中,30余项专利技术实现产业化应用,技术转让和企业横向课题费超过4000万元,间接经济效益超过10亿元。

在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一方面要保持科技创新,另一方面要完善增长体制机制,提高增长的“含金量”。

今年以来,济源进一步优化提升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功能,扩大“一网通办”和“最多跑一次”改革覆盖面,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营商环境日益宽松。(下转第二版)

2020-11-17 记者 史方方 赵珊珊 1 1 济源日报 c_58747.html 1 新兴产业“跑出”好成绩 /enpproperty-->